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顶尖学者频曝贪占经费 名师缘何成学界“老虎”(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1月26日 07:12 来源:检察日报 参与互动(0)

  生态链

  师生、助理、会计一起腐败

  参办过“象牙塔”内多起贪贿犯罪的北京市海淀区检察院反贪局副局长罗猛告诉记者,科研经费大量投入使高校、科研院所成为巨大经济实体,腐败在昔日的一方净土滋生蔓延。

  在我国,以课题项目制组织科研的模式运用普遍,只有申请课题成功,才能获得经费资助。由资深教授、学科带头人等担任的课题组长,在科研项目申请和科研活动中起到了核心作用,不少课题组长一人对课题的人财物说了算,在粗放的监管体制之下,其权力过于集中极易导致腐败。

  和段振豪一同站在被告人席上的车春兰,是中科院的一名学科组秘书。车春兰不仅帮助段振豪使用虚假票据报销差旅费、复印装订费,还利用自己的职务便利,使用虚假票据报销租车费、劳务费、差旅费,骗取科研经费17.85万元。

  陈英旭利用自己课题总负责人的身份,将关联公司列为课题外协单位,再通过授意关联公司开具虚假发票、编造虚假合同、编制虚假账目,套取科研经费。而两家关联公司的实际控制人系陈英旭的博士生杨尚源、王云龙。

  罗猛告诉记者,海淀区检察院此前查办的一起科研腐败案,课题组负责人谷某曾任林科院林木种质资源研究室主任,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谷某与相关协作单位签订虚假“子课题协议”,将节余的课题经费先拨付给子课题承担单位,再从相关单位变现后返回,共获返款80余万元,用于课题组报销一些日常工作中不方便开支的消费,以及作为福利费用分给课题组成员。

  围绕科研经费与课题负责人,一些教师、学生、会计、科研助理等形成了隐秘的腐败生态链。

【编辑:王浩成】

>法治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