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印度学生免费午餐有效提升印度小学入学率(2)

2013年08月02日 14: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央厨房”确保午餐计划质量

  虽然印度法院裁定由各邦政府负责午餐计划,但是那些最成功的计划实施者大多为非政府组织,其中班加罗尔一家专注于做儿童食品项目的AP(Akshaya Patra)基金会,便是在印度最有影响力的午餐计划推动者。

  最初,AP基金会仅仅是响应卡纳塔克邦政府号召而接手了中央政府分发的谷物。每天,AP 都会按时把午饭集中配送给班加罗尔附近5所学校的1500名孩子。由于AP供应的食品质量标准高,又是采取现代化的配送制度,周边地区大量学校纷纷要求加入到该基金会午餐项目。

  随着AP午餐项目知名度提高, 基金会决定在全国推广这种午餐计划供应模式。目前AP午餐计划已经遍布到古吉拉特、阿萨姆、奥利萨等全国9个邦,每天有130多万孩子享用他们制作的午餐。

  为确保每一份午餐都符合质量标准,AP基金会在重点地区建立了16个中央厨房,每个中央厨房为5万—15万孩子制作午餐。厨房的配菜单全部由印度营养研究所专家制定,按照不同饮食习惯菜谱分为北方风味和南方风味。北方风味的食谱包括Roti(印度最普通的面饼)、米饭、咖喱等,南方风味则包括米饭、sambar(印度南方流行的一种豆制品)和酸奶等,此外还配有豆类和水果等加餐。根据不同年龄段孩子,营养专家分别设计了不同类别的午餐,以确保他们摄入足够的卡路里和蛋白质。

  通常,中央厨房每天凌晨2点开始工作,早上9点做好全部午餐,然后打包装上卡车送往附近的学校。

  而在没有条件建立中央厨房的地区,AP基金会确定由自己指定的代表在当地建立一个小厨房,这些代表需要负责监督整个午餐烹调过程,训练和教育当地厨师学会在卫生的条件下处理食物。由于所有厨师大多都是那些有孩子在同一学校上学的母亲,这不仅让她们可以为自己的孩子做饭,还能从劳动中得到一定的报酬。

  校园午餐总体上是成功的

  很多专家都指出,比哈尔中毒事件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据目击者称,比哈尔这所学校并没有自己的校舍,自然也不可能有单独的厨房,平时做饭是在过道上,学校也没有适当地方储存烹调用食物,只好都存放在老师的住所。实际上,那天厨师在锅里倒油时就已经发现食物的颜色和气味异常,厨师几次提醒校长,而校长则忽视了这些警告。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凯拉女士表示,“比哈尔悲剧实际上是把我们长期以来对午餐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担忧都放大了”。这些担忧和问题包括,如何保证厨房卫生条件、如何监管食品质量、如何培训专业的厨师和配送人员、还有相关的问责机制等。

  凯拉告诉记者,“在印度大部分地区,教师早已不再直接参与午餐计划,一般是厨师和帮厨来做饭,教师的任务仅仅是每天确保能够让孩子们吃到免费午餐,在许多邦,免费午餐计划的监督者都由教师和厨师之外的第三方来承担。”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最近发生了几起类似事故,但是印度国内外的舆论依然十分肯定免费午餐计划的正面影响:“免费午餐计划是印度穷人唯一一个真正受益的项目,用比哈尔中毒事件否定抨击午餐计划将会在印度造成更大的悲剧”、“这项计划需要继续进行,但政府需考虑如何避免让比哈尔悲剧不再重演。”

  全球改善营养联盟大规模营养强化计划负责人格雷格·S·加勒特认为,印度政府的校园午餐计划总体上是成功的。他认为印度应该提高对有关食品检验表的利用,“这样将可以确保任何参与准备校园午餐的工作人员都能遵守安全规定,这对提高校园午餐安全性可以产生重大影响”。

  而凯拉女士则认为,印度媒体应该改进在午餐计划报道中的作用。“媒体不能在平时对午餐计划所出现的问题视而不见,而仅仅在出了类似比哈尔这样的大规模中毒死亡事件时才开始集中报道,这种报道所产生的后果可能会让读者和观众对免费午餐计划产生认知偏差”。

  比哈尔中毒事件之后,一位受害者的父亲这样表示,“我们家已经失去了1个女儿,我不知道是否应该再把另外3个孩子送到学校,因为我不知道是否还应该相信这个免费午餐计划。” 这句话听起来很令人心酸, 免费午餐计划原本是一个能够支撑印度贫困家庭和孩子对实现美好明天梦想的计划,看来印度政府当务之急应该是改进工作,让这些贫困家庭重振对免费午餐计划的信心。(记者 唐璐)

【编辑:李迎雪】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