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外媒热议地球工程:挽救世界壮举还是危险消遣(3)

2013年11月19日 11:30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外媒热议地球工程:挽救世界壮举还是危险消遣(3)
克劳斯·拉克纳尔设计的“人造树”。
人工造林。

  5大地球工程项目

  平流层气溶胶

  这一方法通过将部分太阳光反射回太空,让热量无法到达地球的大气层。火山爆发释放出的大量硫酸盐粒子,会导致地球出现一段降温期。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Mount Pinatubo)的爆发就是个极好的例子。

  1991年4月2日下午,菲律宾吕宋岛上的皮纳图博火山开始发出剧烈轰鸣,这通常是火山爆发的前兆。震动持续了两个月,直到6月15日突然爆发,以600英里的时速喷射岩浆。岩浆湮没了周围250平方英里的地方,20万人被迫疏散。

  该火山爆发是20世纪所有火山喷发中规模和威力最大的一次,将山顶削平了300多米的同时,也带走了数百人的生命。

  几小时内,大量气体和火山灰进入平流层,最终抵达海拔21英里高度。3周后,一层气溶胶云包裹地球,在空中停留了近两年。2000万吨二氧化硫和水滴混合形成一种气态反射镜,将阳光反射回天空。1992年至1993年期间,抵达地表的阳光减少超过10%。

  在过去100年,重工业活动导致地球气温增加约3/4摄氏度。而皮纳图博火山爆发,在一年之内使地球降温接近同样幅度。更重要的是,它还干扰了降水模式,导致众多气候异常现象出现,这次火山爆发也被认为是造成1993年美国密西西比河洪水和同年非洲荒漠草原干旱的“罪魁祸首”之一。大多数人认为,这次火山爆发是个巨大的灾难。

  缺陷:尽管这将是遏制全球变暖最快的方式之一,但它也是最危险的方式。一旦该工程启动,全球的气候模式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实用性:50%。

  太空反射镜

  天文学家罗杰·安杰尔表示,在天空中安装一个巨大的玻璃遮阳伞,接着将其发射进入轨道,其可能反射小部分太阳光。他认为,到达地球的太阳光减少2%就有可能使全球变暖的势头得以遏制。

  缺陷:这面镜子最主要的威胁当然来自小行星。玻璃圆盘很容易被太空碎片破坏,而且这个“太空伞”的维护需要时间、经验和金钱。

  实用性:40%。

  海洋施肥

  为了应对气候变暖,有人提出在浮游植物生长的海区投放大量含铁肥料的建议,其原理是:浮游植物通过吸收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但其数量却受到海水中含铁量少的限制,添加铁的目的就是促使浮游植物大量生长,能够大量吸收二氧化碳。在这些浮游生物死后,它们吸收的二氧化碳会随着其尸体沉到海底,制造“碳下沉”。

  缺陷:这种方法耗时长、效果也不显著,而且其对海洋生命造成的影响可能是致命的。美国科学家发表文章称,蓬勃生长的嗜铁浮游植物会产生一种神经毒素,吃了这种浮游植物的动物会将毒素带入食物链,危害和杀死鸟类、鱼类等,人类也会因食用海鲜而中毒。而且,给海洋施肥可能也会附带使得海洋酸化。

  实用性:20%。

  人造树

  将二氧化碳从空气中提取出来的技术已经存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球研究所的克劳斯·拉克纳尔和他的朋友威斯康星大学的粒子物理学家克里斯托弗·文特,在探讨解决全球变暖问题时,提出了建造“人造树”——一台能自我繁殖的机器的想法。这个机器以铁、铜、铝、硅、碳这样的常见元素为原料,太阳能为能源完成自我繁殖。这种机器每天从大气中抽取的二氧化碳是一棵树的1000倍,其可以把获得的二氧化碳转变成碳酸钙,比如石灰石、汉白玉、白垩等,解决了从空气中提取二氧化碳然后变成固体惊人的工作量和资源的难题。他们认为,在全球各地建造这种机器将有助于遏制全球变暖的势头。

  缺点:专家指出,这一方案的可行性没人怀疑,但问题是我们目前仍不清楚要为此付出多大的代价。因为这一方法的成本非常高,每移除一吨二氧化碳至少要花费600美元。

  实用性:60%。

  人工造林

  人工造林一方面可以美化环境,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讨得那些认为“改造气候”是一个疯狂想法的人的欢心。将屋顶刷成白色或者在沙漠涂上反光材料或许也可以将某些人们不想要的辐射“挡在门外”。

  缺陷:地球工程师们认为,仅仅这些方法不足以规避气候变化产生的恶果。

  实用性:10%。 ( 刘霞 综合外电)

【编辑:叶士春】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