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国专家曾悲观预计汶川地震后出现“自杀高潮”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4月27日 10:4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外国专家曾悲观预计汶川地震后出现“自杀高潮”

  “心灵地震”疗伤之变

  “汶川地震发生后造成严重损失,有外国专家甚至悲观地预计,可能会出现“自杀高潮”。许多专业或非专业的心理工作者,从全国各地来到灾区提供心理援助,他们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灾民的伤害但种种不足也饱受诟病:无序和混乱对灾民造成“干扰”,持续关注不够……5年后的芦山地震,灾后心理干预状况悄然发生着变化,更加快速、有序,相比于汶川已经有初成体系的心理干预方法。”

  样本

  芦山发生地震当日,华西医院心理治疗师陈婷就带着其他4名心理医生奔赴灾区。除了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出发时她们还带上了心理自助的宣传材料。

  避免“一哄而上”更加有序

  

  在宝兴县灵关镇,陈婷遇到一位抑郁症患者。本来处于抑郁期的他正在恢复中,经过地震山摇地晃的刺激,出现了一些应激反应。随后,又有一位有20多年饮酒史的群众需要帮助,地震的发生导致生活环境突变,没有办法每天饮酒,他开始出现幻觉等症状。

  “这也是早期介入心理卫生服务的意义,”参与过汶川灾后心理干预工作的陈婷说,和5年前一样,地震后许多灾区群众会出现急性应激心理反应,一些人能自愈,但也有人需要心理干预。提前筛查、及时干预会比严重后再治疗效果更好。

  和5年前不一样的是,芦山地震心理救援背后,是四川省卫生部门的及时反应、整体统筹。

  地震当天晚上,华西医院的心理专家就应四川省卫生厅的要求,开始准备灾区心理卫生服务的工作方案。很快,这份包括专家名单、卫生服务点设置等内容的文件就下发到相关的医疗机构,要求统一安排、合理调度各个心理机构的参与,并把心理干预工作的总指挥部设在雅安市,下面的各个灾区都设分站,重灾区下辖的每个乡镇再设工作组,争取对受灾区域做到全覆盖。

  据悉,汶川地震时,一些医院是在震后第二天开始陆续派出心理治疗专家赴灾区的。

  “这次不赞成个人私自去提供服务,避免了一哄而上的现象。”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主任医师李静说。她还记得汶川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的政府部门、一些学术组织都派出了心理援助队伍,许多自发的心理救援志愿者也进入灾区。没有统一组织,心理救援队“各自为政”,一些干预工作也比较浅表,灾民被重复“干预”,以至于灾区出现了“防火防盗防心理医生”的说法。

  从“摸着石头过河”到初成体系

  李静的办公室堆着一些《灾后本土化心理干预指南》的书,那是汶川地震发生后,她和同事将摸索出的经验汇编而成。这本书也准备在她接下来授课的心理师培训班上作为教材使用。

  相比于现在已经较有经验、初成体系的心理干预方法,5年前,包括华西医院心理专家在内的许多灾后心理工作者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有成熟的方法,借鉴的基本是外国的经验。但是中西方文化的不同,有些方法并不适用。

  “西方的心理咨询,大家坐在一起聊聊天,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在中国却行不通,”李静说,中国文化对心理有“耻感”,很多灾民忌讳说心理,认为这是“脑子有病”的表现。

  找群众“摆龙门阵”(即聊天),组织女性绣花、唱唱歌,这些符合中国民间文化心理、易被灾民接受的方式都被他们借鉴其中。在最近几日的救灾中,陈婷也经常找灾民聊天,通过肢体语言、谈话,来筛查需要心理支持的灾民。

  或许是上次受灾面太广,医疗服务和心理干预在有些灾区结合得不够紧密,而身体的康复和心理状况又会互相影响。由于统一安排,在这次灾后的救援中,两者被很好地结合,一些重症病人的治疗小组中都有心理治疗师的参与。

  四川省人民医院心身医学中心的周波医生,也是此次雅安地震灾后心理卫生服务工作专家组的成员。他很认同“嘘寒问暖问生计”的方式,认为心理干预还要和生活上的帮助结合起来。

【编辑:肖媛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