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分析称解放贷款利率效果不乐观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7月24日 08:51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漫画:朱慧卿

  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迈出了关键一步。7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

  新一届政府成立伊始,李克强总理便在与中外记者的见面会上提出要推进金融领域的市场化改革,这一次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更是继去年调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之后中国在利率市场化道路上再次迈出的重要一步。在这个“金改七月”,解放贷款利率不仅呼应了“金融国十条”盘活存量的目标;从更大的视角看来,它也将成为本届政府金融改革全景中的重要拼图。

  意义 利率市场化再迈实质性一步

  在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之前,我国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有过切实的举措。事实上,早在2004年,人民银行就放开了对贷款利率浮动上限的管制(农村信用社贷款除外),并将贷款利率下限放在了基准利率的0.9倍。

  2012年6月,央行首次允许人民币存款利率上浮,上浮幅度为基准利率的1.1倍。同年7月6日,贷款利率下限又进一步下调到基准利率的0.7倍。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鉴于金融机构对存款利率浮动范围的调整非常敏感,存款利率上浮意味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入了新一轮的改革攻坚阶段。而此次取消贷款利率下浮限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又一重大举措。

  连平等专家认为,目前我国证券、基金、信托等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发展,包括股票、债券、外汇等在内的金融市场建设稳步推进,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总规模中的占比也趋于上升,且风险总体可控。与之相应,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持续提高,整体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得到快速提升。这些为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提供了较好的微观基础,改革条件日趋成熟。

  “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一个标志性事件。一方面取消了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同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不再设立上限。这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巨大进步。”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银行研究室主任曾刚说。

  “放开贷款利率下限,是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至此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已进程过半。”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此次政策还取消了对农信社贷款利率管制,这意味着明确许可突破4倍限制,有利于覆盖小微三农贷款风险、改善金融支持。总体上会令整体贷款成本下降。”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

  从理论上讲,取消贷款下限后,将提升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增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有利于金融机构不断提高自主定价能力,转变经营模式,提升服务水平,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

  影响 近期看来象征性意义更大

  接受采访的大多数专家同时指出,在现今市场资金整体偏紧的情况下,这一次政策调整的近期效果不容乐观,可以说象征意义大于实际。

  “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在目前市场资金仍偏紧情况下,就算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市场利率也难下降。”金融专家李迅雷认为。

  “0.7倍的贷款利率下限并不是贷款投放的紧约束。因此,取消它不会带来什么实际影响。”光大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徐高指出,在过去几年的信贷投放中,利率下浮的比例较小,仅占总贷款的10%左右,贷款的实际平均利率持续高于贷款基准利率,而利率上浮贷款的比例持续则大概占到总贷款的60%至70%。

  光大银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夏令武认为,从贷款利率实际执行情况看,去年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下限调整为0.7,实际执行下限或靠近下限的并不多。在市场对资金需求未明显下降的情况下,贷款利率下限完全放开,对银行机构没有大的影响。

  “央行仅对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进行管理。两相比较,改革最易突破的地方就是贷款利率。因此,贷款下限放开,虽然感觉有点快,但也在预料之中。”夏令武说。

  银河证券首席总裁顾问左小蕾表示,取消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的前提,取消贷款利率下限是一个重大进步,但远远还不够。目前存款利率上限并未放开,这意味着对于金融机构的定价能力依然未构成挑战。短期内金融机构也不会切实下调贷款利率。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也认为,贷款利率放开短期作用有限,象征意义重于实际。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下限取消,但对个人住房贷款利率7折下限则暂不作调整。由于一季度银行90%贷款仍执行基准以上利率。因此短期内效果有限,而且目前存款利率并未放开,最后一步才是惊险一跃。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长巴曙松说,从短期来看,此次改革总体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较轻微。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更多是中长期的、结构性的。

  央行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金融机构与客户自主协商定价的空间将进一步扩大,有利于促进金融机构采取差异化的定价策略。

  有业内人士认为,贷款利率下限放开,将促进贷款价格的差异化,引导银行服务重心下沉,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同时,将会压缩银行利差空间。

  夏令武表示,去年以来,商业银行一直在做利率市场化的准备。改革的推进,对银行内部成本管理、价格管理、服务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着商业银行加快自身改革和转型的步伐。

  巴曙松说,从中长期角度看,利率市场化会促使商业银行经营模式从目前的同质化转向差异化定位,大型银行需更多关注综合发挥多种金融工具为大型企业提供多元化服务,而中小银行则需转向更清晰的、有相对定价能力的小微企业。

  改革 下一步迈向何方?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央行并未进一步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对此,专家指出,一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相当复杂,存款利率管制的放开涉及银行经营能力,目前在存款保险制度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存款利率市场化还需稳步推进。

  “存款利率上限的放松才是利率市场化的关键一步。”徐高认为,目前的利率管制中,真正的紧约束是存款利率上限的管制。

  从历史上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存款利率管制的取消,也被称为利率市场化改革最惊险的一跳。上世纪70年代美国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出现了几千家银行因利润缩水而倒闭的现象。

  对于下一步改革如何进行,央行也明确表态,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从国际上的成功经验看,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招商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小腊表示,放开贷款利率验证了之前大家对利率市场化的预期,先放开贷款利率限制,然后在推出存款保险制度后,再逐步放开存款利率。

  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尚未完全到位,同时存款保险制度、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等配套机制也正在逐步建立过程中。为此,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有消息称,下一步,五年期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取消;金融机构有望试水发行同业存单和大额可转让存单,存款利率市场化将择机稳步推进。

  此前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陈雨露曾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已经设计完成,只等待何时出。“我们也希望能够快一点,但这可能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确定),要放在整个改革路线图中。

  央行公开表态称,将继续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机制,优化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建立健全金融机构自主定价机制,逐步扩大负债产品市场化定价范围,更大程度发挥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陈雨露认为,中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或在未来的3—5年内完成,即2015—2017年。如果结合中国在2020年之前实现资本账户开放,那么利率市场化2015—2017年之间完成也是比较合理的时间安排。(半月谈网,记者 王培伟 王宇 任峰 席敏 刘诗平 苏雪燕 王涛 陈爱平 王原)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