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分析称解放贷款利率效果不乐观 象征意义大于实际(2)

2013年07月24日 08:51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中国金改 世界都在看

  中国央行宣布从今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引发全球高度关注。海外分析人士普遍认为,虽然从短期看最新改革措施的象征意义更大,但这是中国实施以市场为基础的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要一步,显示出新一届政府巨大的改革勇气和决心。

  利率市场化改革重要一步

  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康奈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埃斯瓦尔·普拉萨德21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央行放开贷款利率管制是走向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也是建立更有效金融体系的必要条件。

  普拉萨德说,中国新领导层已从口头和行动上释放出推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强烈信号。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些改革对于推动中国经济平衡和可持续增长非常重要,同时也有助于减少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蕴藏的风险。

  中国政府的这一最新改革措施也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建议一致。在17日发布的中国经济年度报告中,IMF特别强调了改革的重要性,认为这是“确保更以消费为基础、更加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

  IMF在与中国官方磋商后认为:“一个更加以市场为基础、自由化的金融体系是避免进一步累积风险、实现更有效的投资分配,以及增加家庭资本收入的关键所在。”

  英国凯投宏观首席亚洲经济学家马克·威廉姆斯也认为:“这是一项重大举措。是迄今最重大的一步,显示出政府希望市场力量在金融部门发挥更大作用。”

  路透社报道表示,这一市场期盼已久的行动表明,中国新领导层决心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央行的这一决定将使商业银行在贷款业务方面展开自由竞争。中国人民银行表示,这一改革将有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法新社援引分析人士的观点认为,此举是中国朝着金融体系自由化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政府承诺在金融领域让市场力量发挥更大作用。

  美联社的报道表示,中国央行的举措旨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金融体系以支持经济增长。中国的银行将大部分资金贷给国有行业,而能带来就业岗位和财富的企业家则没有优势。允许借贷双方商定贷款利率,有望让更多资金流向私有企业。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说,在国际市场越来越担忧中国僵化的利率管制导致“影子银行”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央行此举等于向利率市场化迈出重要一步。中国政府将积极推动金融改革,纠正经济体制中的弊端。

短期内象征意义更大

  英国巴克莱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常健认为,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是央行和新一届政府推进更加市场导向改革的信号,但短期来看这一措施“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常健在其最新分析报告中说:“我们并不期待(改革措施)会导致银行的借贷行为和借贷利率产生重大或立竿见影的变化。”央行统计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仅有11.4%的贷款享受了低于基准利率的优惠折扣。

  从理论上说,取消银行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将有利于优质客户获得更低的贷款利率,从而降低企业的融资成本,进而促进经济发展。但高盛高华宏观经济学家宋宇认为:“30%的折扣率本来也很少被用到,取消这个限制带来的即时影响将是非常有限的。”

  同时,这种“刺激措施”也可能导致议价能力更强的国有企业成为改革措施的主要受益者,而议价能力较弱又缺乏信贷支持的私人部门难以获得好处。因此,也有一些分析人士认为,最新的改革措施仅仅是金融领域市场化改革的第一步,本身尚不足以解决金融领域的多年顽疾。

  不过,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认为:“从宏观角度来看,(最新改革措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视为是对实体经济的‘刺激措施’,因为国有企业将获得更低的借贷利率,这将有助于经济在第三和第四季度加速。”

  稳步推进金融自由化改革进程

  取消贷款利率管制是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一步,而利率市场化又是推进汇率市场化,以及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等一系列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要基础。因此,最新的改革措施实则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重要开端。

  IMF在其中国经济年度报告中说:“中国政府已经宣布了2013年广泛的改革和政策目标,以控制风险和平衡增长,目前的首要任务是制定具体的行动计划并立刻付诸实施。”

  由于最新的改革措施并未涉及存款利率管制,巴克莱集团分析报告认为,改革措施较预期更为“温和”。由于存款利率管制涉及所有居民利益,因此被认为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更为重要的部分。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没有同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央行表示:“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对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路径,《俄罗斯商业资讯日报》认为这是一个审慎可靠的方案:“中国放开利率管制是一个充满风险的进程,推进这项工作需要循序渐进。”

  德国北德州立银行金融专家弗雷德里克·昆泽表示,中国进一步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值得期待。他认为,过低的存款利率阻碍了大多数中国人的财富积累,因此导致消费和内需不发达。

  普拉萨德也对新华社记者表示,放开存款利率管制将是下一项改革重点,这不仅有利于深化中国金融改革,也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从投资和出口主导型向消费驱动型转变。(半月谈网,记者 金旼旼 高攀 胡小兵 刘怡然 刘云非)

  放开贷款利率谁受益?

  江苏一家小微企业的企业主陈先生对记者表示,银行下浮贷款利率从来都是“看得见够不着”。

  分析人士认为,贷款利率下限取消,象征意义重于实际。在信贷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只有大型的央企才能从银行拿到基准利率下浮的贷款,这只是进一步降低大型企业的融资成本。不过,长期来看,还是利好小微企业融资。

  “(对中小企业而言)短期中性,长期利好”,农业银行战略规划部研究员付兵涛认为。

  大型企业是受益者

  虽然目前很少企业能以贷款利率0.7倍价格从银行获得贷款,然而众多银行对于国有大型企业翘首以盼也是不争的事实。

  某银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能以基准利率0.7倍从银行获得贷款的多是优质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因为这些企业能够带给银行更多的存款和合作项目,而这类合作基本在大银行之间,小银行成本过高。

  一位券商银行业分析人士认为,全面放开贷款利率管制这是一个好事,有利于通过市场化手段调节信贷资金流向。但应警惕信贷资金在流入实体经济之时出现 “马太效应”,议价能力强的大企业信贷成本越来越低,银行为了弥补利润反向又推高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对企业的贷款利率取决于竞争度和风险,银行想多收也不一定能收到,因为别的银行能给更低的利率就会造成客户流失。”林采宜对此向记者表示。

  林采宜同时指出,能从银行低价获得贷款的“资金贩子”的套利空间会扩大。“原来大客户和银行谈判时,最低的成本也要受下浮不超过30%的红线,现在政策拆解了这个底线后,谈判力量获得最大。而市场的利率是由供求决定的,在供求不变的情况下他们获得的成本更低,套利的空间也就更大了。”

  小微企业难享低利率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放开贷款利率将促使企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不同的融资渠道,随着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债券、股票等进行直接融资,不仅有利于发展直接融资市场,促进社会融资的多元化;也为金融机构增加小微企业贷款留出更大的空间,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获得性。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高群山也对记者表示,大企业可以发债,成本甚至是低于7%贷款利率的。小微企业有可能得到更多的信贷资源,但短期内变化不会太明显。

  对此,前述小微企业主陈先生却不乐观,认为目前下浮的银行贷款小微企业根本够不着。陈先生对记者表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率一般都是上浮的,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都很常见。即便如此,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贷不到款,只能转向民间市场,民间借贷的市场利率更是高得吓人,很多企业是借不到钱也不敢借钱。”

  数据也佐证了陈先生所反映的问题。某银行2012年年报显示,该行2012年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122.18亿元人民币,比上年末增加437.63亿元人民币,增幅25.98%。小微企业贷款平均利率为基准利率上浮15.83%,显著高于公司类贷款平均水平。

  在付兵涛看来,取消贷款利率的下限,短期来看对中小企业的融资影响是中性的。长期来看,是个利好消息。大企业的贷款需求逐渐降低,越来越多的银行在增加给小微企业贷款,资金的供给增加了,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机会增加,成本也会下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李玉敏)

  海外媒体:大型中资银行或成中国利率改革最终受益者

  上周末中国央行取消贷款利率下限引发海外媒体的多方关注,在对中国金融改革提出较高评价后,多家外媒今日分析称,利率改革短期作用可能有限,最终受益者或为大型中资银行。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发表评论表示,从过去很多年的经验来看,即使贷款利率最低可以打到7折,但受益者主要是大型国有企业,这主要是因为其拥有强大的资源而具备议价能力。

  美国《华尔街日报》认同这一观点,其评论表示,短期来看,规模最大的几家中资银行受到的冲击可能尤为明显,四大国有银行的利息收入可能会因此下降。但从长远看,中小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受伤最深。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下一个关键步骤是放开存款利率上限,这将引发揽储大战,也将全面压缩中资银行的净利息收入。

  《华尔街日报》表示,在存款争夺战中,四大国有银行的竞争优势不仅仅在于存款利率,它们拥有庞大的分支机构网络和自动柜员机(ATM)体系。而中小银行只能更多地依赖提供更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

  对此,《金融时报》表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从整体金融开放的角度来考虑,比如允许更多的民营资本和外资进入金融体系,以丰富市场的结构和市场竞争的层次。此外,也应该允许地方政府进入债券市场融资,让其真正承受市场的考验,以避免出现地方政府依赖地方银行、从而导致风险在内部螺旋累积的现象。(中国新闻网)

【编辑:燕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