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35人省部级官员研讨班:课堂交锋不留情面 直呼过瘾(2)

2013年10月19日 11:37 来源:《瞭望》新闻周刊 参与互动(0)

  “从根本上讲,结构的失衡,表现在产业,根子在机制。没有体制机制转型、没有政府行为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难以进行,转型升级说到底还是要靠深化改革。核心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湖北学员总结认为。

  杨晶在开班讲话中指出,目前中央层面仍有150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地方政府层面还有1.7万个。下一步,还应继续探索转变职能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搞活微观经济基础,增强市场主体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动力和活力。

  “调结构”首在产能过剩

  湖北学员讲出了心中的“两只虎”,“经济转型升级需要科学谋划,统筹规划,但更要确定近期抓什么。近期主要存在两个拦路虎,一是我们的实体经济活力不够,动力不强。怎样把实体经济搞活,做强做大,关系到国家振兴;第二个拦路虎就是产能过剩,这是当前经济发展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对此,学员们在讨论中也一致认为,当前的产业升级中需要更多聚焦到怎样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给学员授课时也表示,中央领导同志已经明确指出,产能过剩影响效率,影响投资,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甚至会影响社会的稳定,潜伏着危机和风险,因此要把化解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重要任务。

  他介绍说,国际上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来衡量产能是否过剩,正常值应该在79%~83%的区间内,超过85%可以认为实现产能充分利用,明显低于这一区间则说明产能过剩,“我国制造业一些行业产能利用率已经低于75%,有些甚至低于70%,需要警惕。”

  在苗圩看来,本轮产能过剩主要受四大因素影响,包括不合理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式,要素市场改革滞后,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和市场退出机制不健全。然而,有学员表示,出于发展的需要,不少地方在开会时都讲要转型、要升级,但在具体行动时,所作所为与转型升级是背道而驰或者是不一致的。

  具体到不同地区,由于发展水平的差异,对产业升级也希望有差异化的政策。广东学员表示,目前广东已下决心解决项目问题,采取公开竞争的办法,原则上没有特别批资金、批土地的情况,“我觉得再也不应该提供零地价了,广东省现在土地也紧张了,对于好的工业项目地价可能不是很高,取一个平均成本的价格来提供。”

  “现在一些地方靠低价格、零地价占资源来拉项目,要避免这种恶性竞争。转型升级中,尤其是产业的升级,项目是最有效的载体和抓手。”在表达对广东羡慕的同时,陕西学员也提出了产业升级的抓手,“我觉得应给市场定规则,一个项目上不上马,应通过一套指标体系衡量。对项目从资源代价、环境容量、就业带动、财税贡献、技术引领、产业延伸、区域配套等方面进行严格考评,择优推进。”

  人民福祉乃转型终极目标

  “改善民生是转型升级的最终目的。民生一头连着经济,一头连着民心。”杨晶指出,改善民生的路还很长。一方面我们的历史欠账确实太多,还清这个欠账,还有十年甚至更长的路要走;另一方面,社会需求增长很快,比我们经济发展的速度要快。从另一个层面讲,民生工程实际上也是发展工程,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民生是产业转型升级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改善民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做的工作很多。研讨班上,为学员所担心的正是如何处理好转型升级和就业的关系。

  “我觉得转型升级过程中解决民生问题关键是社保问题,”陕西学员认为,转型本身包括淘汰落后产能、提高科技进步的含量等。无论是过剩产能的化解,还是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某种程度上和扩大就业是矛盾的,淘汰落后产能也要解决就业问题,“所以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关键是劳动力安置。”

  杨晶表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求社会保障发挥好“稳定器”的作用。最关键的还是要“兜住底线”,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重特大疾病保障和救助等制度,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制度,切实解决困难人口的住房问题。对此,湖北学员在讨论中表示,需要从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政府主导,多方参与。民生分基本和非基本,基本民生应是政府主导,要强化公共财政的保障职能,增加财政的支持力度。非基本则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形成多元化的民生投入和民生服务格局。

  二是需求导向,尽力量力。一方面要把群众的实际需要作为政府制定民生的范围、标准和政策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又要需求与可能相结合,尽力与量力相统一,不空头许诺,不超越财力,不超越阶段。

  三是突出重点,有序推进,区分轻重缓急,集中力量实现重点突破。从行业来讲,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保障性住房等都是重点。从全局来讲,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是重点。从区域来讲,要加大对西部老少边穷地区的扶贫开发力度。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民生的保障离不开财力的支撑,但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地方财力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转型升级需要以保障民生为前提,这对财政收入带来了新的压力。与此同时,转型过程中的淘汰落后,提高环境标准,提升发展质量等都需要牺牲一定的发展速度。这些都需要最高决策层加快全面部署和解决。□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仁贵

【编辑:程涛】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