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幸福广东报告发布 85.7%地市居民感觉“较幸福”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4日 10:20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2012年建设幸福广东报告发布,惠州、阳江分列珠三角、粤东西北客观评分榜首位2013-10-24

  昨日,广东省统计局与国家统计局广东调查总队分别发布《2012年建设幸福广东指标体系客观指标评价报告》(以下简称《客观报告》)与《2012年广东群众幸福感测评调查报告》(以下简称《主观报告》),两份报告均表明幸福广东建设进程正稳步推进。

  《客观报告》测算结果显示,2012年各市建设幸福广东工作水平持续提升,发展速度稳定上升,珠三角区域内差距缩小,粤东西北地区发展速度加快。

  《主观报告》调查结果反映,2012年幸福广东建设稳步前行,群众乐享其幸福果实。广东群众幸福感总体评价超过80分(“比较幸福”线)的地级以上市达18个,占地级以上市的85.7%。与2011年相比,又有6个市迈入“比较幸福”的行列。

  A 客观报告

  1建设进程珠三角发展放缓东西北提升更快

  据了解,考虑到地区发展阶段不一致,“建设幸福广东评价指标体系”将全省21地市按珠三角和粤东西北分为两类地区,并分别设置类别指标和差别权重。其中,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合成为综合指数。

  《客观报告》显示,从建设幸福广东综合指数看,珠三角地区从2011年的81.90上升至2012年的83.77,提升1.9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从80.94上升至82.97,提升2.0个百分点。从水平指数看,珠三角地区从75.05上升至77.51,提升2.5个百分点;粤东西北地区从74.32上升至76.98,提升2.7个百分点。从发展指数看,珠三角地区从108.22下降至108.18,降低0.04个百分点,基本持平;粤东西北地区从107.20上升至109.72,提升2.5个百分点。

  总体而言,2012年建设幸福广东指数平稳上升,大部分市水平提升、发展速度加快,尤其是粤东西北地区,发展快于珠三角地区。

  据统计专家分析,从指数结构看,2012年珠三角综合指数的提升得益于水平指数的提高,但各项指标的发展速度有所放缓;粤东西北地区综合指数的提升则得益于水平指数和发展指数的同步提升。

  “从发展指数看,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加大对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其发展指数提高幅度大于珠三角地区。”《客观报告》指出。

  2区域协调珠三角更趋均衡东西北差距扩大

  《客观报告》称,从区域内看,珠三角地区区域内幸福指数变异系数差异进一步缩小,协调性提高;粤东西北地区基本稳定。

  相关数据显示:珠三角地区的综合指数变异系数从2.6缩小为2.0,下降0.6;发展指数变异系数从3.2缩小为2.6,下降0.6;水平指数变异系数从4.7缩小为4.0,下降0.7。这说明,2012年珠三角地区各市建设幸福广东工作水平趋于靠近,区域内差距缩小,各市均衡发展。

  粤东西北地区的综合指数变异系数从2.6扩大为2.7,小幅上升0.1;发展指数变异系数从2.9扩大为3.1,上升0.2;水平指数变异系数从4.5扩大为4.8,上升0.3。

  “粤东西北地区区域内差距略微扩大,主要原因是粤东西北地区部分市的发展速度大幅加快,导致区域内发展稍微不同步。”统计专家分析称。

  此外,从领域内看,珠三角地区领域内幸福指数变异系数缩小,领域一体化加强;粤东西北地区水平指数变异系数缩小,但各指标发展差距扩大。

  珠三角地区一级指标综合指数、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变异系数均有所降低,分别从9.5、14.3和9.1下降为8.9、10.9和7.0,下降0.6、3.4和2.1。这表明珠三角各指标之间差距缩小,领域一体化发展加快。

  粤东西北地区综合指数、发展指数变异系数扩大,分别从9.3和5.1扩大为11.2和6.3,其主要原因是粤东西北地区各市一级指标指数发展速度不一致。

  3补齐短板公用设施与教育文化等提升幅度大

  测算结果还显示,2012年,在十类一级指标综合指数中,珠三角地区有八类上升,粤东西北地区有六类上升,昔日“短板”不断补齐。

  珠三角地区公用设施、社会安全综合指数提升幅度较大,分别提高4.7个和4.2个百分点,主要是城市每万人公交车辆拥有量、每万人城乡社区服务设施数、每万人治安和刑事警情数、食品和药品安全指数等指标的提高。

  粤东西北地区消费和住房、教育和文化、公用设施、医疗卫生和健康提升幅度较大,分别提高9.9个、6.4个、4.3个和4.2个百分点,主要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农村发展型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覆盖率、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等指标的提高。

  “这表明,建设幸福广东评价工作的政策导向功能在增强,珠三角地区侧重加大公用设施、社会安全投入,而粤东西北侧重加大消费和住房、教育和文化、公用设施、医疗卫生和健康的投入。”《客观报告》分析指出。

  4综合排名佛山与揭阳区域内排名升幅最大

  自2012年广东发布首份幸福测评报告以来,每年的报告对各地市的排名都备受关注。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幸福评价体系正成为各地发展的指挥棒。

  《客观报告》显示:从综合指数排名来看,珠三角地区惠州位列第一,佛山、东莞位列第二、第三。其中佛山综合指数升幅最大,排位上升6位。粤东西北地区阳江位列第一,韶关、揭阳位列第二、第三。其中揭阳综合指数升幅最大,位次上升7位。

  从水平指数看,全省上升幅度较大,20个市水平指数提高。

  珠三角地区水平指数惠州位列第一,东莞、深圳位列第二、第三。其中佛山、惠州水平指数升幅较大,位次分别上升1位和2位。粤东西北地区水平指数韶关位列第一,阳江、梅州位列第二、第三。其中阳江和揭阳水平指数升幅较大,位次分别上升2位和5位。

  从发展指数看,幸福广东建设速度继续加快,但有8个市发展势头有所放缓。

  珠三角地区发展指数排名前三的地市分别为佛山、惠州和中山。其中佛山、中山发展指数升幅较大,位次分别上升8位和4位。粤东西北地区发展指数排名前三的市分别为阳江、揭阳、韶关。其中揭阳、汕尾发展指数升幅较大,位次分别上升8位和5位。

  “从发展指数看,粤东西北地区各市加大对民生建设的财政投入,大力实施富民工程,发展速度快、潜力大,其发展指数提高幅度大于珠三角地区。”《客观报告》称。

  B 主观报告

  1群体差异中等收入群体幸福感更高

  《主观报告》调查显示:对于“您目前觉得自己幸福吗”,79.18%的调查对象认为“很幸福”和“比较幸福”,比2011年提高了近3个百分点;认为“一般”的占12.33%;认为“不太幸福”和“很不幸福”的仅占1.41%。对幸福感总体评价指标的评分为82.51分,达到“比较幸福”的程度。

  不同群体对幸福的感受存在差异。从城乡看,城乡居民感觉幸福的比例总体上差距不大。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认为幸福的比例分别为78.95%和79.78%。与2011年相比,农村居民感觉幸福的比例提高的幅度较大。

  从收入看,幸福感与收入大致呈现倒U型趋势,家庭人均年收入10000元以下的群体认为幸福的比例相对最低(78.68%);中等收入群体认为幸福的比例相对较高,而高收入群体也相对较低。

  统计专家表示,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特征的群体所面对的生活环境、社会压力、自身素质、条件能力以及对幸福的感受和期望不同,会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复合作用下形成对幸福不同的认知和判断,进而影响到他们对幸福感的总体评价会有所不同。

  2社会关切食品安全与收入分配仍是焦点

【编辑:白琥】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