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农民算种地账:一亩地赚几百 不如打工几天赚的多(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4月26日 08:14 来源:半月谈 参与互动(0)

  靠天吃饭风险大

  湖北省随县种粮大户肖保新去年光抗旱就花了二三十万元,一见到记者他就大吐苦水:“虽然抗旱花了不少钱,但还是减产近30%,亏了30多万元,再这样亏下去,土地流转费都付不起,真不知道如何收场了。”

  近两年连续亏损了四五十万元后,肖保新坐不住了,他打算转变种植结构和经营模式。“以后要种有机稻,今年先试种500亩,争取卖出好价钱;今年还要建几十个大棚种蔬菜。”肖保新说,种水稻没效益,只能种蔬果规避风险了,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肖保新表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差是农民种田“最发愁、最不满意”的一点。由于相关部门土地平整过程中,沟渠、泵站等水利配套设施建设标准与实际需求不匹配,每年至少要拿出5万元搞水利配套。

  湖北省监利县周老嘴镇火轮村种粮大户周成山去年同样因为天灾亏损严重。周成山先后流转了2017亩田地,去年6月至8月干旱了50多天,一亩地抗旱花了50多元,但每亩还是减产了50多公斤,加上粮食价格下跌,每亩收益同比下降了三四百元。“去年亏了27万元,今年就退掉了400多亩地。”周成山说。

  山东的刘修甫也认为自然条件,尤其是灌溉用水,对粮食生产起着决定作用。“靠天吃饭、看天种粮还是主流,想着旱涝保收,难!”

  刘修甫的400多亩麦田,只有20来亩尚未灌溉返青水,接下来准备喷洒除草剂。刘修甫告诉记者,由于地势、水利条件较好,自己每亩只需花10元钱,采用自流漫灌的方式,就足以达到灌溉要求。

  小麦的灌浆期,是粮食产量形成的重要时期,对灌溉用水有很大需求。刘修甫说,每年的灌浆期,都盼着老天能多给点雨,千万别出旱情。

  “每年灌浆,麦子都密密地站在地里,人根本进不去。所以即便有水源,也未必能把地浇透、浇遍。”刘修甫说,自己也不是没想过添置喷灌、滴灌设备,但一方面基础投资不小,资金压力大,另一方面铺进地里的管道,又会影响粮田机械化,几经权衡还是放弃了。

  政策扶持要到位

  种粮大户们认为,要真正使种粮有效益,农民种粮有积极性,一方面是要加大对种粮新主体的扶持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各类补贴力度,规范操作运行,确保各项政策不折不扣兑现到农民手中,使种粮有效益、不吃亏、得实惠。

  另一方面,要对稳定多年的种粮规模经营主体优先安排基础设施建设,在国土整治、高标准农田、农业综合开发、粮食基础能力建设、粮食高产创建、测土配方施肥等方面向种粮大户及粮食专业合作社倾斜。

  刘修甫说,为了解决秋季玉米“看天晾晒”的问题,他准备建一座标准粮仓,土地硬化、设备购置等费用约100万元,这是一笔不小的投资。

  “我希望得到金融机构的扶持,要不然只有依靠高利息的民间借贷了。”刘修甫说,2012年,他为了支付土地流转费用,向私人借贷15万元,月息1.2%,年利息超过2万元。

  “我是没办法,银行机构贷款手续多、时间长,加上种粮本就收益低,银行也要考虑风险成本不是。”刘修甫说,土地流转都是先交土地流转费,几百亩土地的年流转费一次付清,换谁都吃不消。

  种粮大户们呼吁,国家应下决心破解种粮风险大、农民贷款难等痼疾,同时要把已出台的政策落实好,让种粮农民真正得到实惠。

  湖北监利、随县等地的多位种粮大户向记者反映,去年托市收购启动较晚,他们的粮食大量以每斤1.1元左右的价格贱卖,托市效益大量被粮贩子和收储企业赚取,卖“义气粮、关系粮”的现象普遍。

  监利县黄歇口镇种粮大户夏卫华说,去年监利7月25日启动托市收购,他的粮食没地方放,7月15日以每斤1.12元卖了20多万公斤,7月25日拉了3车共3万公斤粮食去粮店卖,排了3天队才卖出去,散户的粮食粮店干脆不收。

  周成山的100多万公斤中稻也大多以每斤1.1元卖掉。“每斤1.35元的托市价是7月下旬出的,但我们那里真正实施拖到了10月底,那时候老百姓的粮食早就卖光了,钱都被有关系的粮贩子赚走了。”周成山痛心地说。(记者 张志龙 李松 王贤)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