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专家称20世纪建筑瑰宝遭遇“保护难”(2)

2014年07月14日 11:32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20世纪遗产保护在近年来才提上重要议程,相对于已有千百年历史的古代文化遗产来说,它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只是刚刚起步。这一新领域的开拓,突破了传统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扩大了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丰富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内容,并且正在推动着相关学科的研究。同时,正因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人们去探索,去认识,去解决。为此建议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成立以后,积极加强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工作。

  一是提高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意识。尽管21世纪的到来,促使人们对20世纪的成功与失败进行重新评价,但是不得不承认,对于20世纪遗产的价值认知还处于较低水平,认识上的不到位,导致不少优秀20世纪遗产遭到破坏,从城市的记忆中消失。例如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的“国庆十大工程”,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设成就,凝聚着一代建筑师的智慧,浸透着一代建设者的汗水,也标志着我国的建筑技术和创作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然而,在“国庆十大建筑”是否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问题上始终存在争议。

  在国际上,一些国家纷纷将本国的20世纪著名建筑师的作品列为文化遗产加以保护,这些建筑大师的优秀设计作品一经诞生就开始凝固,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未来文化创造的典范。格罗皮乌斯、丹下健三等设计大师的建筑作品均已被列入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在我国,也有一些曾活跃在20世纪建筑设计领域的著名建筑师。例如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南京就曾会聚了吕彦直、刘敦桢、杨廷宝、陈植等一批当时我国最优秀的建筑师,他们具有高深的专业造诣。他们在南京进行了广泛类型的建筑设计活动,形成了一批用现代建筑技术建造的中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开展了创造新民族形式建筑的探索,从而打破了外国建筑师对建筑设计市场的垄断,同时,也使千百年来依靠经验的建造方法,逐渐走上了科学设计的道路,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应作为重要的20世纪建筑遗产加以保护。

  二是开展20世纪建筑遗产的科学评估。面对数量庞大的20世纪建筑遗产,正确加以选择,进行价值判别,确定保护对象,建立保护和修复体系,既是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重要前提,也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一方面,不同于那些硕果仅存的古代各历史时期的文化遗存,20世纪建筑遍布人们的视野,需要严格加以选择,从中辨识真正值得传承于后代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应对20世纪建筑遗产中的所有类型都给予恰当的关怀,尤其是范例极少的建筑遗产类型。因此,在对20世纪遗产进行科学评估时,应当客观而宽容,应当为后人保留延续的空间。

  健全的科学评估原则是构成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有效基础。虽然我们伴随着20世纪建筑遗产一路走来,但是,对于它们的认识往往基于以往的体验,很少能以科学的态度、长远的眼光,来讨论它们对于历史传承和文化发展的价值与作用。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的选择和判别,需要改进传统的调查方法和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价值评估理论、筛选办法和甄选过程,在全面调查,摸清家底的基础上,为各类20世纪建筑遗产登记造册,根据保存状况划分风险等级。

  三是探索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20世纪50年代以来,建筑技术的进展日新月异,与各类科学技术的关系更加密切,新型结构理论的产生、新材料和新设备的应用,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发展,均体现出科学技术的威力。这些无疑都对今天选择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方法产生深刻影响。面对数量庞大的、列入保护范围的新型建筑物或建筑群,如何建立和运行保护与修复体系,对于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来说,是艰巨而不能回避的新课题。

  今天在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的诸多领域,未能掌握实现保护目标的修复理念、方法与技术,已经成为越来越不容回避的严重问题。在保护实践中,如果保护理念方面出现偏差,必然造成实施方法和技术的千差万别,甚至导致“建设性破坏”或“保护性破坏”。因此,应就20世纪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以及与保护方法和技术有关的特定问题展开专题研究,同时也应根据20世纪建筑遗产的不同保护状况,充分尊重其在科学和艺术等方面的特点,关注保护和修复工作对可持续利用方面的影响。

  四是实施20世纪建筑遗产的合理利用。如何在文化价值与使用价值之间决定取舍,如何寻找保护历史记忆与挖掘使用功能的平衡点,是不能忽视的现实问题。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应与城市环境整治和地区功能提升相结合,与市民公共活动和培养健康情趣相结合、与城市文化建设和特色风貌保护相结合,以提升20世纪建筑遗产对城市文化的贡献度和社会发展的影响力。2014年中国文化遗产日主题“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其意义在于20世纪建筑遗产绝不是束之高阁的“古董”、秘不示人的“宝贝”,更不是远离百姓、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直接关乎民生幸福指数的文化资源。

  20世纪建筑遗产,与其它历史时期的文化遗产相同,都是一座城市文化生生不息的象征,也是代表不同历史发展进程的坐标,当代人们以此为参照,辨认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保护文化遗产的最大动力是保存文化,而保存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传承文化。只要人们在合理利用,文化遗产就会被关心,就会得到及时维护。同样,对20世纪建筑的合理利用,也会避免因为闲置而加速损毁,让旧载体“孵生”新功能,既有利于节省能源,又有利于环境保护。

  中国工程院程泰宁院士曾指出:飞速发展的城镇化进程、复杂多变的文化背景等,构成了研究当代中国建筑设计发展战略所必须面对的现实语境。理想与困惑并存、挑战与希望同在,明确的目标与严重滞后的理论和制度建设使我们得出结论:价值判断失衡、跨文化对话失语、体制和制度建设失范,已成为制约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结合程泰宁院士的报告,我越发感觉成立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在当下具有迫切意义。

  一是中国新型城镇化“人文城市”建设目标,守望“乡愁”的需要。正如《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指出,发掘城市文化资源,强化文化传承创新,把城市建设成历史底蕴厚重,时代特色鲜明的人文魅力空间是美好愿景。新型城镇化力戒“贪大”、“求洋”、“追新”,新型城镇化也并非仅仅解决人、地、钱多方面问题,城镇化不只是砖瓦砂浆,它最大的把握在于文化内涵的提升,乡愁是一种广阔的文化情怀、乡愁是一种文明的力量、乡愁更是建筑师和文物保护工作者应拥有的文化境界。

  二是中国20世纪建筑设计思想与理念遗产传承的需要。中国现代建筑教育自20世纪初开始萌芽,传统建筑业由工匠师徒的薪火相传延续着变化,出现了现代知识分子型的建筑师群体。蔡元培先生认为美学体系中,建筑的地位极高,丰子恺几乎成为最早介绍西方建筑思想的中国艺术家,他率先提出合理的建筑要“经济”、“便利”、“美观”,或许是新中国50年代初“适用、经济、美观”的早期表述。优秀的建筑师关键是设计思想,因此传承作品,最重要的不仅仅是留下建筑外壳,而要传承建筑师的设计遗产。

  三是通过对20世纪建筑遗产的回望增强建筑设计自信的需要。近20多年,中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城镇化进程,但是城乡建设存在的问题不能不正视,由于建筑成为了房子,致生活方式设计简单化;由于处处都是地标性建筑,民众喜爱的建筑反倒已无踪影;由于城市失落了真正的历史,所以必须警惕功利之风对城市文化的摧毁。通过20世纪建筑遗产的保护,中国建筑师必将增强自信,不向金钱媚俗、不向权势折服、不向西方膜拜,努力创造广大民众喜爱的,经得住历史检验的时代建筑。有文化底气才能拥有自信,才能使建筑创作扎根于本土之上。

  四是面向社会公众解读并传播中国建筑文化的需要。传承发展20世纪建筑遗产是个国家建筑的命题,重要的是要使之逐步转化为国民观念,其根本任务要靠普及建筑文化教育来达到。从2006年《线装书局》整理出版的梁思成著《中国建筑艺术二十讲》较系统地看到,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同时是普及建筑文化的大家。建筑是什么、什么建筑艺术、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如何理解建筑的民族形式等,用通俗的语言告诉社会公众,无疑梁思成先生是中国建筑界与文物保护界学人的榜样。

  (本文节选自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在“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成立会议”上的讲话)

  单霁翔

【编辑:陈璞】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