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阿富汗的中国商人: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合法利益(图)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2日 09:45 来源:解放日报 参与互动(0)
阿富汗的中国商人:遵守规则才能保证合法利益(图)

  去海外经商,余明辉并不觉得,自己只是为了钱,或者说,只是商人的逐利本性。

  过去的10年,余明辉选择把自己的生意放在了阿富汗,一个战争仍在继续,国人大多闻之发憷的地方。

  2001年阿富汗战争爆发后,走进阿富汗的外国人,第一批是战士、联合国官员与记者,第二批就是他们,商人。

  10年后的今天,阿富汗的日子仍不太平。不久前,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又发生一起针对华商的袭击事件,3名中国公民不幸遇难,其中一人为浙江丽水缙云商人李斌。

  余明辉认识李斌,也知晓一些内情,在他看来,“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把中国人做生意的方法,移植到了国外……”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商人走出了国门,海外华商已遍布世界168个国家和地区、手握2万多亿美元资产,成为世界商团中一支不可忽视的劲旅,但从法国巴黎,到西班牙马德里,从莫斯科到雅加达,“Made in China”与海外华商,却越来越多成为当地社会骚乱的针对对象与受害者。

  “在海外经商,实际有着许多必须遵守的规则,才能保证自己的合法利益。我想说的,就是有关规则的故事。”余明辉说。

  规则一:靠近,但不能依赖

  第一次进入阿富汗,是在2002年3月4日。这个日子,余明辉记得很清楚。

  彼时,距2001年10月7日,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发动对阿富汗基地组织与塔利班的战争还不过5个月。

  余明辉当时正在伊朗做服装生意,去阿富汗的念头,最初就是一股冲动:没见过战争,想去看看,或许因为战争的破坏,还会有些商机。

  但当时想去阿富汗,并不容易。在国内没法办签证,余明辉找到阿富汗驻伊朗使馆,对方还需要阿富汗国内提供的邀请函才行。

  折腾了一圈,开了一堆证明自己只是经商的文件,余明辉才坐上了去阿富汗的车。

  当他带着翻译,两人走过边境检查站的那一刻,当时刚过30岁的余明辉,突然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放弃国内的生意、一心想走出来的原因—真正认识这个世界。

  要说挣钱,1994年便下海“倒煤”的余明辉,早已不缺。2001年初到伊朗,他从广州发了两个集装箱的服装,一箱就价值20万美元。

  在国内时,余明辉的生活,“基本就是天天陪吃饭喝酒、唱歌跳舞。但赚钱越容易,越觉得这不应该是生活的真实样貌。为了赚钱,能不能不用这种方法?用另一种方式能不能生存?我想真正看看这个世界”。

  10年后,余明辉端正地靠在椅子上,眼神诚恳:“我始终忘不了刚到阿富汗的那一幕,我的脑海里现在也只是两个词:残酷、满目疮痍。”

  数不清的难民,挤挤挨挨地拥在国境线一侧。一个小男孩,长着大大的眼睛,背着妹妹,看到他,拿着一个破盆子迎了上来,想要些零钱。

  目力所及,满是光秃秃的黄色荒漠,没有房子。联合国的救济,给了难民最低的生活保障,难民们住在集装箱改造的宿舍里,用铁丝网围了起来,像个笼子。

  战争的残酷,巨大的反差,填满了心。

  临行前,曾去过阿富汗的一位伊朗导演得知他要去,便给了一条建议:靠近,但不能依赖别人。要独自租车,不要独自上街,住宿最好能落脚当地人家。

  从边境到海拉特,如今只要1个半小时,当时却足足花了4个小时。每过一个山口,余明辉都能看到有重机枪对着汽车。心提到了嗓子眼。

  为了等回程签证,余明辉和翻译在酒店等了2天,初来乍到的两人没敢离开酒店半步,天天坐在房间里听枪声,结果却有些出乎预料,除了稀稀拉拉的几声外,竟没半点电影中,战况激烈的样子。

  直到去大使馆拿签证时,一位工作人员才解释说,白天正常出去不会有任何意外的,“他还开玩笑,就算看到拿枪的,你去打他一下,他也不敢先开枪……”

  稍稍放了心。去当地的商场看看情况,又出乎想象。即使在战争期间,海拉特当地的日常物资也没有断过,食物、日用品都不缺,中国货也不少见,“中国的自行车、录像机、录音机、影碟机、毛毯等日用品特别多,虽然一看都是国内过时的积压产品,但一点不缺……”

  牢牢记着导演的建议,去当地电报大楼打电话报平安后,余明辉出来就和一个哨兵攀谈起来,问能不能租在他家,没想到对方很痛快地答应了。

  “他叫佐罗梅(音译),他的家就在一个城里的半山腰上,一层用木头支起来,上面就是一大一小两间土房,类似国内的吊脚楼,我们就租下了其中一间。”余明辉说,“当地人的帮助,为我们后来的考察和安全提供了保障,现在佐罗梅已经成为我在当地不可少的保镖。”

  那一次,余明辉考察了战争中的很多地方,商场、服装厂、政府废弃的公共设施。虽然因为战争,政府有关投资的法律法规,每个部门的解释都不一样,但每个部门都很喜欢与余明辉沟通,即使是部长级高官,也能很容易见到,“我能看得出,每一个人对和平的渴望”。

  回来后,从2002年到2004年,余明辉又去了阿富汗7次,他的波斯语开始愈发熟练,阿富汗的朋友开始多起来。2004年,经过周密准备,余明辉确认喀布尔附近已无重大战争威胁后,在阿富汗创立了公司。“我相信一点,不论在哪里,要在当地做生意,就必须多多结交当地的朋友,但更要依靠自己的判断和抉择。靠近,但不能依赖。”

【编辑:南若然】

>华人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