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日媒揭秘美当年为何在钓鱼岛问题上向日本妥协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13日 09:53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钓鱼岛

  日本与中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争端愈演愈烈,在该问题上美国其实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文章指出,美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实际上受到了上世纪70年代纺织品问题的影响。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为了备战大选讨好国内纺织业,才将钓鱼岛主权、日美纺织品密约、冲绳问题等不相关的问题联系在一起,造成了当下的复杂状况,种下了中日关系,甚至日美关系的祸根

  【日本《世界》月刊8月号文章】题:1971年,尖阁、冲绳、台湾及密约———美国亚洲政策的源流

  自去年9月野田佳彦政权对尖阁诸岛(即我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本网注)国有化以后,日中关系陷入40年前邦交正常化以来“最坏的状态”。自民党重掌政权已经过去半年,事态仍未出现好转的迹象。重要阁僚参拜靖国神社,保守系政治家关于历史问题的失言和妄言等,都加深了中国对日本的不信任感,而在欠缺沟通的情况下,相互不信任感还会造成负面的恶性循环。

  美促日台协商钓鱼岛

  在此背景下,笔者承担了一份工作,那就是调查《冲绳返还协定》(1971年6月17日签署)中关于尖阁诸岛施政权的外交文件。今年春天,笔者有幸看到了一份重要文件。

  “罗杰斯国务卿在与爱知(揆一)外相在巴黎会谈时,谈到了这一问题(即尖阁诸岛的主权问题———笔者注),罗杰斯强烈要求日方与台湾政府就这一问题展开对话。作为后续,今天罗杰斯国务卿向在伦敦的爱知外相传递信息,强调了在《冲绳返还协定》签署之前,日本与台湾进行协商的紧急性和重要性。”

  在看到这段话的瞬间,还望读者不要过于惊讶。这段话来自于时任美国副国务卿约翰逊写给时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的一份秘密文件,这是1971年6月10日,文件标题就是“尖阁诸岛”。在无数的美国政府文件中,这份文件被赋予最高级别密级———“EYESONLY”,也就是只有决策层核心人士才能阅读。即使是看到这份解密文件也并不容易。

  这份最高机密之所以如此令人惊讶,原因很简单:今天,尖阁问题是日中之间最大的悬案,并导致事态一触即发,台湾坚决主张其拥有尖阁诸岛的主权,日本政府则认为“不存在领土问题”。而美国当时作为日美同盟的盟主,却要求日本与台湾“就主权问题进行对话”。而且,这还是在即将签署《冲绳返还协定》之前,也就是尖阁施政权将归还日本之前,美国外交当局最高负责人当面向日本外务大臣提出了日台直接协商的要求。

  而且,日美外长在巴黎举行谈判的时间,仅仅是在签署《冲绳返还协定》前的8天,也就是1971年6月9日。这份秘密文件的作者是上世纪60年代后期曾担任驻日大使的知日派资深外交官约翰逊,收信者则是对尼克松政府外交和安全政策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基辛格。也就是说,这是在尼克松政府决定美国对日政策时,供政权核心阅读的一份重要文件。

  这份秘密文件还有以下两点内容:

  1.假如日本与台湾进行直接谈判,应当基于台湾实权人物、行政院副院长蒋经国通过肯尼迪大使向尼克松总统传递的信息,与蒋经国进行联系,将日本同意参加日台谈判一事作为美国工作的成绩。

  2.向蒋经国提出建议,在美日签署《冲绳返还协定》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可做以下发言:“美国政府认识到日台之间关于尖阁诸岛主权的争论。美国政府向日本返还施政权,不影响台湾的主张,不增加日本的法律权利,也不损害台湾的权利。”

  如今,奥巴马政府的正式观点是,《日美安保条约》适用于日本施政权所及之处,因此“尖阁诸岛也在日美安保的适用范围内”。但是,关于尖阁诸岛的主权问题,美国坚持中立立场,认为这是“当事者之间的问题”。这与历届美国政府态度相同。在尖阁问题上,美国政府承认日本的施政权以及美国根据相应条约承担的义务,但对于尖阁的主权,美国的基本态度仍认为这是“另外的问题”。

  美国这一政策的源头,应当可以从上文引用的这份属于最高机密的文件中看到。实际上,在签署《冲绳返还协定》时,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正是按照约翰逊的建议,向媒体发布了评论。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