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试飞英雄追梦路:不惧危险 但不盲目冒险(图)(3) 查看下一页

2013年08月22日 13:00 来源:中国空军 参与互动(0)

  试飞,决定着飞机的优化方向

  在万米高空,他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睡着了。

  他听到座舱中“嘣”的一声,开始感到胸口发胀,同时呼吸困难,座舱告警面板信号灯闪烁,座舱压力由正常的4.6psi下降到0.9psi,耳机内有“WARNING”的告警。检查当时的高度在11.5公里。

  突然减压后,试飞员感觉脑袋就像要炸开,胸口就像挨了一拳,呼吸也变得十分艰难,眼睛就像要爆出来一样。

  身体上的不适逐渐蔓延,手指和脚趾这些离心脏较远的地方感到发麻,就像有很多小的木刺在扎一样,后来,整个手掌小臂和膝盖以下部分逐渐没有了感觉,同时感到眼睛就要睁不开了。他感觉自己肯定回不去了,提醒自己一定不能睡着,完全是靠意志品质在支撑自己,咬牙坚持将油门杆收光。

  手掌撑着操纵杆尽快降低高度,意识在逐渐丧失,对空中无线电的反应几乎没有,生命跟时间赛跑。

  终于,飞机降到了6000米的高度,身体状态开始慢慢恢复,他立即报告给指挥员。

  “你这个状态不能马上落地,在空中活动一会,恢复一下”,在恢复了十几分钟后,他驾驶飞机安全落地。

  休息了一周以后,他的身体基本恢复到正常状态。他找了总设计师和专家,研究了相关事例,把避免发生高空减压以及减压后正确的处置措施写成了一篇论文。他分析了1971年6月29日,苏联“联盟“11号飞船因座舱泄漏减压造成3名航天员全部遇难的案例。他用严格的数据分析了高空的大气环境,在8000米上空,外界压力降低至266.89mm汞柱时,会减压损伤。人体有70%的水分,在19公里高空,水的沸点为37℃,包括血液的一切体液都会发生气化或产生气泡,也就是“体液沸腾”。

  这样的论文出自试飞员之手,他们不但要研究飞机,飞行,而且还涉及一切与飞行相关的领域。试飞员每年都要写论文,歼-10的试飞总师周自全说,从他们的论文可以看出,这支队伍的学术水准在提高。他认为一个优秀的试飞员,不但要把飞机优点飞出来,而且要把飞机的缺点飞出来。他们的认知积累最终让试飞文化产生的质变。

  一个试飞员要学习多少东西才够用,这种改变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歼-10的设计总师宋文骢说:“从歼-7一下跳到歼-10,对试飞员来说非常难。从一个老旧的飞机,跨到一个很现代、先进的飞机,你想想他得学多少东西?飞机的原理,方法,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他不光是自己得掌握,他飞了以后,他要能对这个飞机作出评价,能把这飞机结果反馈给设计师,这个飞机才能够更好。”

  试飞员被人们称作是飞上天的工程师,他不但要懂飞行,还要懂科学和工程。他们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在试飞中,他们用飞行经验去发现问题,用工程思维去审视问题,用科学语言去交流问题和解决问题。试飞员和设计师、工程师的沟通运用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试飞过程中能用专业术语对飞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表述,能准确发现故障、找到故障发生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建议。有工程师回忆说:“有一次,雷强遇到故障,一飞回来就说可能是大气数据校正不准的原因。我们就直接对大气数据进行校正,节省出很多查找的时间。”

  在试飞领域,有一个“三成熟”的说法,也就是飞机成熟、试飞员成熟、测试系统成熟。今天的飞机已经不仅仅要求试飞员动作协调、技术熟练,更多的是要求他们理论知识扎实,对飞机各个系统及系统的使用要熟悉。如果把新型战机比喻为现在的手机,特点是好用、功能多,但是研究该怎么用的过程是漫长的。手机如此,比手机难度大百倍的飞机亦是如此。随着新型战机的试飞,试飞员参与了试飞系统的研发工作,他们与设计人员一起编程完成了第一套实时数据处理系统,包括地面数据处理系统GDAS,机载数据处理系统ADAS,该系统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套系统可以实时记录飞行各个系统的数据,并用三维图像显示出飞机的状态。

  试飞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要飞各种各样的飞机,好的,差的,中等的,机型达到几十种,这是一个试飞员的重要功课。试飞员介绍说:“重要的是飞机的多样化,也就是说只有充分理解飞机的本体特征,才能真正了解试飞的实质和内涵。至于后续发展的更先进的飞机,只不过是利用了更先进的技术,飞机的本体特质并未发生根本性的改变。”一个优秀的试飞员能发现很多飞机的缺点,能用很专业的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这和试飞员的扎实的理论知识以及对飞机整个系统的熟练了解是分不开的。

  有设计师说:“他们会决定着飞机的优化方向。”比如,飞机滚转轴心的确定,是以脑袋为基准,还是以飞机机身轴心为基准。在设计上,如果以脑袋为准,飞机滚转的机动性稍差,人脑感觉舒服,精力集中。以飞机机身为轴心,飞机滚转机动性好,人脑充血,反应速度受影响。在实际作战中,滚转机动性和飞行员的精力集中都很重要,所以造成这个选择在部队飞行员中的意见比例也是1:1,这样就很难确定优化方向。

  试飞员作为飞行器的最终验证人,客观上需要他们具备飞行器设计制造的相关知识。在一个新的项目开始初期,他们就介入学习了解。原来歼-7飞机试飞时,地面没有监控数据,全靠试飞员,他们角色就相当于一个大的传感器。他们需要专业地描述,这点是无可替代的。在一型歼-7改装时,助力参数改变后发生飘摆,原因就是靠试飞员找出来的。为了工作需要,只要跟飞行相关的他们都涉猎,在很多的飞行相关领域,他们都能用专业的眼光去发现问题,用专业的语言去交流问题。

  试飞员梁万俊说:“我们这一代试飞员,站在黄炳新、邹延龄等老一代试飞员的肩膀上,传承了他们的试飞精神。我们中国的试飞水平跟国外站在一条水平线上了,勇气能力,不比他们差。科学试飞的方法理论各有特点。现在试飞队伍正处于能力水平上升时期,差距正在逐步缩小。”

  他们是飞行员,也是工程师,这样的双重角色让他们成为最了解飞机和飞行的人,也是对飞机和飞行最有发言权的人。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