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政策引导+市场调节 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忌一窝蜂

2011年09月22日 10:14 来源:中国证券报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今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国集中力量全面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开局之年,一系列相关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加大了政策支持力度。近两年,相关规划、政策不断出台,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预计未来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断增大,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推动力。

  数据显示,2011年1-6月,包括新兴产业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增幅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1.6个百分点。2011年1-5月,从业人员增幅高新技术产业为12.8%,比规模以上工业增幅高2.8个百分点,显示出新兴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

  各项产业发展趋势判断

  根据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七个产业领域。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考虑到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确定了三个阶段性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业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高,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10年的约4%力争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依据这一思路与目标,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判断如下:

  节能环保产业

  根据目前的《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从事节能环保企业可以得到“三免三减半”的税收优惠,即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目前有关节能环保在“十二五”的财政、税收和金融方面的激励政策和优惠措施还在制订中,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在政策上尤其是税收方面将有较大支持。事实上,不仅是财税支持,整个“十二五”期间,我国在节能环保领域的投入都将有跨越式前进。特别是国务院日前下发《“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作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社会转型的重中之重,同时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各行业。各地区要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落实,明确下一级政府、有关部门、重点用能单位和重点排污单位的责任。可以预见,未来5年,我国节能减排的力度更大、标准更高、相关促进措施也更有力。接下来将有一系列涉及节能减排的重大政策陆续出台,相关部委还将编制节能产品目录,完善节能产品认证制度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十二五”期间的重点发展领域,行业产值将有更大提高,环保投资占GDP 比重将会超出市场预期。

  新能源产业

  2009年9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提出,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15%左右。同年12月,温家宝总理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向全世界宣布,到2020年,我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要实现以上两个目标,新能源就要大发展。在发改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中,鼓励类中新增“新能源”类,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燃料、沼气发电及海洋能、地热能开发等,体现了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思路。按照新兴能源产业规划,规划期累计直接增加投资5万亿元,每年增加产值1.5万亿元,增加社会就业岗位1500万个。目前我国新能源的利用方式主要是发电,但上网电价和电网接入一直是制约新能源电力上网的因素。“十二五”期间,相关政策也将着力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包括先进核电、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这些新的能源资源的开发利用将进入快速发展期。

分享按钮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