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6月起南京水价每吨涨3毛 达3.1元/吨(3)

2012年05月30日 17:48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4、对居民生活有多大影响?

  总体而言,对南京普通家庭来说,一年多花的水费在五六十元上下。记者昨日采访了三位南京市民发现,这三位市民都反映,自家每两个月交一次水费,一次抄表平均在30立方米左右,这样算一下,一年下来用水量不到200立方米,每立方米涨3毛钱,那么一年共多花不到60元钱。应该说,对一般家庭来说,影响还不是很大。

  本报昨日下午第一时间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水价上涨消息后,不少人提出:才听说要涨出租车价格和电价,现在又涨水价了,这边涨一点,那边涨一点,加在一起负担就增加了。

  5、高楼层用户是否水价更高?

  也有市民提出,高层用户的水价是否因为二次加压,会高于低楼层住户。南京市自来水公司副总经理尤博文明确回应,所有居民用户,自来水的到户价都是一样的,这次提价后为3.1元,差别可能在于部分住宅小区,高层用户公摊的水电费可能比低层多一些。

  6、这次调价执行范围怎么界定?

  本次调整自来水价格执行范围在市区,主要包括由南京市自来水公司供水的用户,和市区自备水用户。不包括江宁、六合、浦口区和溧水、高淳县供水企业。

  全省水价

  全省7市水价“破3”,最低盐城2.5元

  随着6月1日南京自来水价将突破3元大关,全省共将有7个城市民用自来水价格达到或突破3元,分别是:无锡、苏州、宿迁、南京、常州、镇江和扬州。盐城市在“十一五”期间,对非民用水价格进行了上调,却没有调整民用水价,目前民用水价为每立方米2.5元,处于全省最低水平。

  记者对13个省辖市市区当前水价进行初步排列发现,苏南水价总体高于苏北,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苏南的治污成本更高。为加大太湖流域水污染治理力度,早在几年前,《江苏省“十一五”水价改革意见》就明确苏南地区污水处理费要调整到1.30-1.60元/吨,苏中、苏北地区调整到1.00-1.20元/吨,苏中、苏北各市的污水处理费平均比苏南低3到4毛钱。

  未完成“十一五”调价计划的还有3个市

  这次南京水价一涨,还有哪些城市水价也会涨?这是大家共同关心的问题。2010-2011年间,物价上涨导致多个城市计划中的“十一五”水价改革计划都被拖到了“十二五”,南京就是其中之一。近半年来CPI涨幅的回落,给资源价格改革带来了几年一遇的好时机,上半年宿迁、苏州、淮安都先后完成了“十一五”水价改革的扫尾计划。随着这次南京水价调整,目前江苏13个省辖市绝大多数已完成了“十一五”的既定提价计划。尚未达到“十一五”初既定目标的,主要包括镇江、泰州、连云港等。这几个城市是否会按几年前的既定计划调整上去还是未知数。泰州市物价局相关负责人昨日对扬子晚报记者表示,泰州今年CPI走低了,水价计划肯定要适时出台,目前也在考虑要不要根据居民收入、成本等各种综合因素的变化,对原先计划进行重新测算。

  “十二五”省里不再出台水价硬指标

  虽然部分城市“十一五”的计划尚未完成,但《江苏省“十二五”水价改革的意见》已经出台了。与“十一五”不同的是,意见并没有给各地指定具体涨价目标,而是对于水价改革提出几个原则性的指导意见:一是调整水利工程供水分类,逐步提高非农业用水价格;二是完善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逐步提高水资源费征收标准;三是全面推行居民生活用水阶梯式水价制度;另外,还要研究居民小区高层二次加压供水价格政策,对小区居民用户执行同一价格。这也意味着,水价在今后一段时间里仍然是要“往上走”。

  不过,由于各市供水情况相差很大,有的城市新建了备用水源水厂的成本有上升,有的没有建的成本就没多大变化,这也使“十二五”期间各市水价变化充满不确定性。比如淮安市就表示“十二五”期间当地自来水价格暂时不会再调整,也没有相关调整计划,结合打造淮安成本洼地的需要,今年还将特种用水价格由每吨4.92元降为4.6元。省物价局表示,“十二五”期间各市具体如何调整水价,由各市自己决策,在履行规定的听证程序后报省物价局备案即可。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