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一座水库与两个城:深圳东江水为香港倒流83公里(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07月31日 15: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1965年3月1日,后来被誉为“香港人生命线”的东深供水工程,通过深圳水库,正式对港供水。当汩汩自来水,从干涸已久的水龙头里奔腾而出时,孩子们用毛巾“好好地擦了一把脸”后的灿烂笑容,让老一辈香港人“好久好久忘不了”。

  他们也许不知道,为了这6800万立方米淡水,1万多人用了11个月,凿山劈岭,架管搭桥,将水源地——东莞市桥头镇的东江河水的水位提高了46米,使之倒流83公里而进入深圳水库。再经过3.5公里长的输水涵管,输入香港。

  从1983年起,香港正式结束“制水时代”。

  40多年来,经过4次大规模扩建改建,这一工程已从最初每年对港供水0.22亿立方米,提高到目前的每年约8.2亿立方米。

  “现在,香港每年的饮用水供应有70%~80%来自东江。根据特区政府统计处的最新资料,香港在2011年的全年用水总量为9.23亿立方米,其中8.18亿立方米来自东江。”香港水务署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深圳:用一座城市的力量护佑“生命水”

  李嘉是地地道道的深圳人,从祖父开始就生活在深圳。她经常告诉吴伟峰,深圳与香港的“姻缘”,不仅早于两人的大学相识,早于东深供水工程启动,甚至早于1963年那场“大水荒”。

  1960年,深圳水库就见证了深港的第一次因水“牵手”。

  中国青年报记者从香港水务署了解到:“广东省政府1960年建成深圳水库,在完工大会上,广东省委书记陶铸就向参会的本港知名人士表示:如有需要,可以从深圳水库引水供港人使用。后来,经过双方磋商,决定以供水协议的形式输水香港,以大约每3.78立方米0.1元人民币的价格每年供水50亿加仑(约合2270万立方米)。”

  1961年2月1日,深圳水库开始对港供水。

  但对经济正起飞的香港来说,仅凭深圳一地之力,难克“水荒”。后来,东深供水工程建成。位于“深圳绿肺”梧桐山间的深圳水库,就作为东江水由内地入港的“最后一站”,承担起了存储、调节并净化“供港水”的任务。

  任务艰巨。

  从东莞而起,数十公里的输水道越山而来,汇入水面约5平方公里的水库。一路上,有企业,有村庄,有居民区,农业生产、旅游、养殖……污染似乎很难杜绝。即使进了水库,也可能有人捕捞、垂钓;加上一部分梧桐山上的雨水,会随山涧溪流汇入水库,倘若遇上山体滑坡或泥石流,混杂着泥石的水涌入水库,哪怕它只占总水量的1%,也会让水质降低。

  “有人的地方就有污染,内地要如何做到在1989年的供水协议里,向香港承诺的‘水质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第Ⅱ类标准’,成为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严肃考卷。”具体负责深圳水库管理的广东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深圳管理部副总经理陈晓岭,这样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

  为此,广东省水利厅投入47亿元,把明渠和河道输水“全线升级”成封闭式的专用输水管道。2003年起,一道61公里的白色巨龙,彻底让东江水在南下过程中,实现了“清污分流”。

  深圳更是集全城之力护水。

  在陈晓岭的办公室里,一幅大地图格外醒目:水库西南侧一片人口密集区中,与水库相连的河道上,标出了个“红卡子”。“‘红卡子’是2002年建设的沙湾截排污工程,它让沙湾的生活污水不经水库,能直接被处理、排放。”陈晓岭说。

  深圳市公安局东深分局主要负责东深工程的安全保卫、清除水质隐患。

  深圳东深水源保护办公室专门负责保护深圳辖区的东深水源保护区。

  若你紧贴水库而行,更一目了然。

  2011年,深圳市罗湖区政府沿着水库修筑了一道绵延13公里的翠绿围墙,使库区实现了全封闭管理。

  武警广东省边防总队七支队一大队、五大队,其驻守的梧桐山的特区管理线,大部分守区与水库库区“重合”,一旦出现紧急情况,总是第一个到岗。五中队指导员王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支队组建30年来,官兵们都已习惯了“一天一两次巡逻,一周去一次水源保护区,排查乱伐树木、乱丢垃圾”的生活。

  “你看这两座山头密密的小树苗。”王指着连接深港的那片山说,“每年新兵入伍、老兵退伍,老兵都会在离开前,在水源保护区里种上一棵树,嘱咐新兵:‘生命水,好好守。’”30年,50余万棵树已经是一条迤逦10余公里的防护林带。

  在股股“合力”之下,深圳检验检疫局的水质检测数据显示:他们每月对“出水口”进行一两次抽样检测,粤港供水有限公司每天对供港水质进行检测,检测结果均优于国家Ⅱ级水源标准,其中,多项指标已达到国家地表水Ⅰ类水质标准。

  “哪怕遇到一点点水质问题,立即停止供水。”这是原广东东深供水管理局对香港水务署的承诺,改制后,成了粤港供水有限公司的承诺。

  在原广东东深供水管理局干了近20年的陈晓岭,平生一件欣慰之事即是,47年里,这座供水钟摆,从未“停摆”,哪怕一个小时。

【编辑:王珊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