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我国炼油能力今年将超6亿吨 炼油工业快速发展(4)

2013年07月24日 09:26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中石油的炼厂由于大多靠近原料产地,对于如何将成品油运输到消费市场是他们调整的一个大方向。

  对于东北老工业区的炼厂,由于当地消费能力有限,不能消化如此大量的成品油,只能将炼成的油品通过成品油管线或者公路交通设施将油品运往山东、安徽等相对南方的地区。但是,由于近几年山东、安微等地也陆续建立起自己的炼厂,中石油东北的几个炼厂将面临油品消化的压力,结构转型成为他们必走之路。

  例如,在基础燃料油消化不畅的情况下,中石油抚顺石化依然将炼油规模扩大到1000万吨,但是产品的重点由原来生产汽柴油转变为以乙烯为核心的下游化工产品。这一方面减轻了成品油输出的压力,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效益——化工产品的发展使企业的营利能力增强不少。

  除此之外,“十二五”期间,中石油将立足海上、中哈、中俄和中缅原油管道四大战略通道,加快华南、西南、西北三大地区大型炼化项目的布局。据悉,中石油所属的揭阳石化、云南石化、重庆石化等大型炼化工厂都在建设过程中。未来几年,“南油北运”的局面将有所改变,各地区特别是消费市场的多元化竞争将逐步加强。

  中石油集团公司规划院的一位领导对本刊记者坦露:“我国炼油工业的结构调整正在逐步的进行当中,为了使炼油布局进一步适应资源供应格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将按照优化布局、集中发展的原则,以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加强大型炼油基地建设,大力优化炼油产业布局。这是中国炼油工业由大走强的前提之一。”

  [page title= subtitle=]

  规模效益的促进

  炼油工业是规模经济比较显著的行业,炼油装置规模对提高炼油工业竞争力有直接影响。当一个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必定会为如何提高装置规模、如何提升装置间的集约化而努力,这样才能提高效益。

  多年来,我国国有石化企业坚持以内涵发展为主,充分依托现有生产装置,依靠自有技术,进行了大规模的技术改造,炼油装置向大型化发展。

  以中石化为例。1988年,中石化总公司加工规模400万吨/年以上的大型炼油厂只有9个。到2012年底,中石化炼油能力在1000万吨/年以上的企业共有11家。它旗下的镇海炼化,是规模化发展最好的炼厂之一,被誉为“最赚钱的炼厂”。从250万吨/年的规模到2300万/年,它一步步扩能,跻身于世界上2000万吨级规模炼厂。

  1975年,浙江省建起了浙江炼油厂,即镇海炼化的前身。当年,浙江省为解决燃料油和化肥短缺的问题,决定在镇海的滩涂棉地上先后建设了250万吨/年炼油和30万吨/年合成氨、52万吨/年尿素工程。经过短短十年的艰苦创业,一个初具规模的石油化工联合企业初步建成。

  1988年,随着改革开放的强劲春风,浙江人用自己独有的市场意识,看到了“利用两种资源,开辟两个市场”的经营商机,即开炼“高价油”当起“卖油郎”;开拓“来料加工业务”赚老外的钱;市场“加工外来油”,走出了一条资源配置与国际市场接轨的外向型经营之路。正是这样的经营之路,给镇海炼化带来了不少商机,使其原油加工能力达到了550万吨/年,促进了企业的大发展。

  1994年,镇海炼化在香港上市,企业完成了股份制改制,筹集资金超过15亿元,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以此为新起点,镇海炼化按照“消除瓶颈,内涵为主”的发展思路,先后建成炼油700万吨/年改造工程、扩建800万吨/年炼油工程,在国内率先跨入千万吨级炼厂行列,成为当时全国最大的炼油企业。

  2000年,镇海炼化原油综合加工能力实现了由1200万吨/年向1850万吨/年的跨越,并向下游化工方向延伸,精简管理层次,提高管理效率。

  2010年4月20日,100万吨/年乙烯工程建成投产,标志着镇海炼化正朝着世界级、高科技、一体化的石油化工基地迈进。同年,原油加工量突破2000万吨。“炼厂与其他企业有所不同,有规模才会有效益。镇海炼化一步一步走来,在近40年的时间里,规模扩大了近10倍,效益也翻了好几番。规模化、集约化是镇海炼化能够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重要举措。”镇海炼化总经理江正洪说。

  正是以上诸多因素的促进,我国的炼油工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依靠进口到自给自足,从跨越式发展到不断扩张。从整体来看,炼厂规模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速度的累加,在需求持续旺盛的今天,6亿吨规模的炼油工业已经形成。(记者 王秀娟)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