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湘江治理初现曙光 矿山数量减少 尾矿库正在整修(3)

2013年11月08日 10:27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苏仙区区长彭生智介绍说,近年来,苏仙区将尾矿库治理列为“民生100项工程”,逐步消除辖区内尾矿库安全隐患,确保尾砂、废渣不再随意排放、堆放。

  10月19日,记者在湘江支流——浏阳河流域的七宝山矿区看到,一片种植了3万余株杉树苗和800株杨树的人工林长势喜人。很难想象,在这些郁郁葱葱的树林下面,竟填埋了数千吨经无害化处理后的废矿渣。

  地处湘东浏阳市的七宝山矿区,因历史上盛产铅、铁、硼砂、青矾、胆矾、土黄、碱石“七宝”而得名。七宝山矿区在长期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含镉、铅、汞、砷、锌、铜等重金属物质的酸性坑水、洗选废水、生产废水以及废渣等,不仅污染了宝山河水质,而且还使得宝山河的河床不断抬高。并且随着矿山开采,废渣越堆越多,总量已超过300万吨,逐渐成了湘江中下游一个重要的重金属污染源。

  为了抑制住这里的重金属污染,近几年,湖南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这里的尾砂、废渣进行专项治理。

  站在七宝山堆放废渣的半山腰,一座正在建设的废水处理厂即将投入使用。“今后,流经废渣填埋场的雨水都要进行集中处理,达标之后才能排放。”七宝山矿区的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

  郴州市盛宏资源再生公司对废弃尾矿进行资源化综合利用,更令记者们眼前一亮。公司将尾矿中的铅、锌、钨、萤石等资源综合回收后,生产出高质量的轻质砖。按照现有规模,这家公司每年可综合处理尾砂20万吨。

  记者从湖南省安监局获悉,近5年来,湖南省级财政累计投入2.5亿元资金专项治理尾矿库。其中,治理湘江流域尾矿库121座。2011年~2013年,国家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给湖南省下发专项资金3.7亿元,治理湘江流域130座尾矿库。

  通过近5年的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得到明显改善

  紧邻湘江的常宁市水口山,曾被誉为“世界铅都”。当地众多的冶炼企业在采选和冶炼过程中,排放的废气、废渣、废水已成为湘江主要污染源。尤其是这些冶炼企业大量排放的砷、铅、镉等重金属,一度成为湘江中下游饮用水安全的巨大威胁。

  这个百年老矿区,自然也成了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要啃下的另一块“硬骨头”。

  常宁市环保局局长肖荣望告诉记者,水口山含重金属危险固废物无害化处置工程正在加紧建设,预计明年初可投入运行。这一工程可对多年遗留下来的含砷、硫等有害物质的废渣,固化后进行无害填埋;填埋后渗透的废水,就地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达标排放。

  为防止重金属污水继续排入湘江,常宁市关闭了水口山一带30多家小型冶炼企业。现在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公司投入4.7亿元,实施三大工程,对镉污染、含重金属烟气及含重金属废水进行综合治理。目前已完成的工程量,每年可减少重金属排放达127吨。

  水口山一带的湘江水质已得到明显改善。今年来,湘江松柏断面、舂陵江罗渡断面各项污染因子浓度降幅明显,尤其是湘江松柏断面重金属污染明显减轻,能稳定达到Ⅲ类水质标准。

  在郴州,为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控,环保部门在各涉重金属企业均设置了在线监控装置,企业污染排放均有“电子眼”监控。

  “监控数据一旦有异常,相关数据、信息立马发送到环保局工作人员手机上。”正当郴州市环保局副局长蒋红彬向记者介绍时,他的手机上就收到了信息:“10月17日16时,宜章县污水处理厂出水口化学需氧量(COD)66.49,数据超标。”

  蒋红彬介绍说,为治理重金属污染,2010年~2013年,郴州市共有81个项目获得中央、省里42.51亿元资金支持。目前已有10个项目通过省环保厅验收、7个项目已经完工。今年9月,郴州境内的耒水、舂陵水等支流,水质全部达到Ⅱ类水标准,部分河段甚至达到Ⅰ类水标准。

  “有污必治、排放必达标”,在湘江流域的8市,矿山污水治理正在稳步推进。

  据湖南省环保厅污染防治处处长刘益贵介绍,通过近5年的整治,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得到明显改善。2012年,湘江流域国家监控断面重点重金属污染物100%达标排放;湘江干流镉、砷浓度比2007年分别下降了26.6%、38.9%。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虽取得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从中央到地方都下了很大决心、花了很大力气。但治理效果到底如何,记者在此次沿湘江进行采访前,对比心存疑虑。

  连续几天,记者一行沿江而下,行走在湘江流域内的重要矿区、重金属污染重点地区,对这些重金属治理的重点区域进行了深入的采访,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对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治理,此次的确动了“真格”,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但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湘江流域的重金属污染是历史形成的,是累积性污染,其治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一个过程,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采访中,记者也发现还有一些污染源没有列入治理计划,正在进行的治理项目进展参差不齐;重金属污染治理还有众多技术难题待解,现有的不少治理技术缺乏经济可行性;资金紧缺也是制约湘江流域重金属治理的重要瓶颈,新旧污染叠加也增大了治理难度。

  湘江治理,没有句号。  李伟锋 孙振华 罗昭年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