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莫让雾霾成因成为又一个“转基因之争”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1月09日 09:1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原标题:莫让雾霾成因成为又一个“转基因之争”

  这个冬天,雾霾时不时席卷大半个中国,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已经痛下决心对雾霾展开一场歼灭战。正当我们感慨问题已经得到重视很快就能找到治“霾”良方的时候,最近上演的一幕幕和雾霾相关的科学闹剧,又将这一问题拉回到打口水仗的阶段。

  拉开闹剧帷幕的是一篇学术论文。

  2013年岁末,一篇含有“交通排放(主要是机动车排放)对PM2.5的贡献不足4%”结论的学术论文发表。很快,这篇第一作者为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仁健的文章被媒体报道并引发热议,最为常见的解读是:汽车尾气不再是导致雾霾天的元凶了。

  这可把肩负治理雾霾大任的环保部门急坏了。元旦假期一过,北京市环保局便召开新闻发布会。该局相关负责人在会上回答媒体记者提问时说:“他(指张仁健)的结论只是一家之言,我们掌握的信息是,机动车污染还是北京较为主要的污染源。这不仅是我们通过模型解析的结果,也是污染物监测测算的结果。”

  于是,这一来自官方部门的声音,被一些媒体解读为:在雾霾成因的问题上,管理部门和学术机构得出的数据“掐架”。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北京市环保局的新闻发布会刚刚散场,在距其不到3公里的中国科学院,当天下午也紧急召开了新闻通气会。会议的目的只有一个,用该院新闻发言人的话说就是:向外界通报,在该院一个名为“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课题的研究人员看来,此前张仁健得出汽车尾气致霾贡献仅4%的数字“被严重低估”。

  学术机构内部研究结论也闹出了乌龙?这样的标题很快又在网络上流传开来。至此,这场闹剧算是迎来了高潮。

  然而,在这纷繁复杂的信息背后,人们还能否从中找出这场讨论的初衷?

  “找出致霾的真凶!”在中国科学院的新闻通气会上,该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大气灰霾追因与控制”专项首席科学家贺泓说,不管是张仁健还是他所在的专项组都是为了探究致霾成因,以“知道”该往哪个方向下大功夫去治理。

  学者之间得出研究结果之所以差异那么大,贺泓称这是由于采用的源解析方法本身所致。对PM2.5成分的主流分析方法叫做正交矩阵因子分解法(PMF),他说,“这个方法常会产生多个解,需要科学家从中挑选。因此,研究结论受科学家主观因素的影响比较大。”

  “更为重要的是,张仁健的论文没有对PM2.5的二次组分进行来源分析。”贺泓说,大气细粒子PM2.5分为一次来源(直接排放)和二次来源(二次生成),一次来源是指污染源直接向大气中排放颗粒物;二次来源则是指污染源排放的气态污染物在大气中经过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产生的颗粒物(如二次无机气溶胶和二次有机气溶胶),而该论文指出机动车对PM2.5的贡献不足4%,其研究结果未包含机动车排放的气体污染物形成二次颗粒物对PM2.5的贡献。

  足足用了半个小时,贺泓才将这些带有专业术语的解析过程向媒体记者说明白。

  这的确是研究人员之间的学术观点之争。贺泓承认,这本可通过学术讨论来进行驳斥的,而之所以采用“这般正式”的形式是因为,此前的学术研究结论已经对公众形成了误导。说白了,他是来辟谣的。

  但贺泓没想到的是,在新闻通气会上,有记者问他诸如科研机构和管理部门是否存在掐架的问题,“只是学术内部存在争议。”他说。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