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字号:

活熊取胆惹广泛争议 专家称代表社会文明程度提升

2012年02月23日 11:13 来源:钱江晚报 参与互动(0)
熊的胆汁正从导管里缓缓流出
熊的胆汁正从导管里缓缓流出

  专家记者现场激辩,发布会雷语满天飞,归真堂董事反问记者:

  “你不是熊,怎知熊痛”

  昨天中午,归真堂在惠安东南大酒店召开发布会,邀请了不少中药界的专家和官员与会。各路记者抛出尖锐问题,与会专家则雷人解释满天飞,会场不时哄堂大笑。记者留意到,每当归真堂专家或其公司领导回答问题后,会场四周就会响起响亮的掌声,引得各路记者侧目——好嘛,都是员工!

  激辩一:活熊取胆,熊痛不痛?

  回答:你又不是熊,怎么知道熊痛呢

  这是让网民和专家一直在纠结的焦点之一。现场,有记者直接提出质疑。

  到会专家、中国药科大学教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GAP项目发起人周荣汉表示,“我看着熊,我觉得它应该不太痛苦。”他说,胆汁就是分泌物,和牛奶一样,挤牛奶牛也不痛;孩子喝母乳,母亲应该也没有痛苦。

  原国家食药监局药品注册司司长张世臣则表示,取胆技术是以前从韩国引进的,目前的无管引流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且中药有其特殊性,比如麝香,除了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禁止交易的,“我们有中药这个领域,国际上尊重我们。国际上把黑熊定为一级保护动物,而我们是二级,这也是国情需要”。

  归真堂公司董事张志鋆则回应,给熊做造瘘手术就像给耳朵打耳洞。记者追问:“你们说无痛,你们怎么知道熊不痛?”他反问:“你又不是熊,你怎么知道熊痛呢?”

  激辩二:活熊胆汁,是否无可替代

  回答:活熊取胆,对熊是一种保护

  这又是一个共同的质疑——目前,熊的天然胆汁是否无法用人工的合成品替代?

  著名中医药专家周超凡现场表示,熊胆汁中最有用的成分是熊去氧胆酸,有十几种之多。目前人工合成的只有一种,只能治疗胆结石类的疾病,和天然胆汁能做成180多种药,治疗三高甚至癌症的效果相比,相差还很远。他打了个比方,人工和天然,就是一棵树和一片森林的区别。

  有记者尖锐提问:“不用熊胆做药,人就要死的病,有没有?”

  专家支吾半天,说了句“我不知道”。

  周荣汉表示:“以前的东北,熊经常毁坏庄稼,当地人就杀熊取胆。现在,我们活熊取胆,不仅仅保护了这个物种,还能给人治病,所以说对人和熊都做出了贡献,我们何罪之有?”他还表示,因为黑熊胆汁的作用被人发现,黑熊从一种野生动物被提升到珍稀动物的地位。

  他说:“动物的保护,说穿了,目的就是拿来利用,不利用就是没有价值……没有归真堂这样热心的企业,熊胆汁从哪里来?”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

  此前,中国药膳研究会的中医药专家刘正才教授称,“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有与熊胆相似功效,包括蒲公英、金银花、连翘、黄连、菊花等,这些草药的疗效比熊胆更好,而且更便宜。”

  对此,与会专家并没有完全否认。他们表示,对治疗某一种疾病,可能其他中药材也很好,但是完全取代天然熊胆汁的,目前还没有。

  追问

  活熊取胆已有数十年 归真堂为何风波起?

  活熊取胆在中国已有数十年历史,归真堂为何这次会闹出如此风波?

  据称,在活熊取胆之前,都是杀熊取胆。我国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人工熊胆粉的合成研究。铁背心、插管子、挂袋子这种极其残忍的引流方式也曾在国内熊场被普遍使用。但当时,黑熊的处境并没引起多少关注。在东北,养熊至今仍是不少地方的重要经济来源。

  “不管结论如何,此次熊胆之争本身就是一次重大进步。”中国药科大学博导、尚靖教授表示,人人都来关心动物,人人都加入舆论监督的行列,本身就代表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

  近年来,随着人们的意识观念变化,动物保护、动物福利日渐成为热门的伦理议题。

  面对难解的人类福利与动物权利的伦理两难,目前为各方普遍接受的“最大公约数”,一是以是否人类生存所必须为准则,如果是人类生存所必须,则动物权利自然让位于人类福利。二则是在动物被迫向人类做出奉献的过程中,人类应该主动尽量减少动物所遭受的痛苦。

  若上市,归真堂背负的舆论压力一日不消,其前景便一日不容乐观。对于动物保护组织而言,真正的考验反而在归真堂上市之后——若动物保护观念如其所望的那样深入人心,公众的自觉抵制必让归真堂上市融资的目的落空;若其上市之后受到股民追捧,则动物保护者们将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崇高理想可能真的超前这个社会太远,也该就此重新修正动物保护的目标和策略。(特派记者 王曦煜/文 李震宇/摄 发自福建惠安)

【编辑:张志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