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科学家发现环境选择压力可导致性别比例失调

2013年01月28日 1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昆明1月28日电 (顾一航)记者28日从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科学家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发现,资源变化、环境选择压力等因素将导致一个物种出现不同的性别比例。对于人类来说,环境选择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其后代雌性比例的增大。

  自然界的大多数物种的性比都是1:1,然而少数物种在进化过程出现偏雌或偏雄的性别比例。

  1930年发表的著名的Fisher定理认为,性别的进化就是两性合子随机结合的过程,其后代出现雄性或雌性的几率就像随机投掷硬币所出现正、反两面一样,完全是一个随机的过程。

  上世纪60年代开始的基因遗传频率选择理论和资源分配理论认为,近亲交配、局域交配竞争或环境选择压力将会导致种群偏雌性性别比例。

  但这些理论仍然难以解释相同环境下为何有些物种出现偏雌性比,而有些物种却是偏雄性的性别比例;以及为何同一物种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环境条件会出现不同的性别比例。究竟什么机制或原因决定、影响一个物种的性别比例一直是学术界未曾有效解决的科学问题。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瑞武和云南大学数学系教授李耀堂、博士研究生王亚强等合作,将经济学中的弹性理论引入进化生物学。其理论模型发现生态学著名“多生少管选择”和“优生优育选择”,其本质就是资源变化对幼崽存活率影响大小(即资源的存活弹性系数)不同所致。

  模型同时发现资源的存活弹性系数与环境选择压力将同时影响性别比例的演化,性比的改变可能是由于个体的激素或荷尔蒙水平的变化所致。

  研究结果表明,对选择的优生优育繁殖策略的个体或物种而言,如老虎、人类等,环境选择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其后代雌性比例的增大;而对选择多生少管这样粗放式繁殖策略的个体或物种而言,如老鼠、蚊子等多数昆虫,环境选择压力的增大将会导致其后代雄性比例的增大;如果资源变化对幼崽存活率影响不大或没影响(非弹性区间),环境选择压力的增大,将不会改变其后代的性别比例。

  研究人员介绍,该理论模型有效解释为何有些物种出现偏雌性比,而有些物种却是偏雄性的性别比例。对同一物种而言,其不同的年龄阶段或环境条件下资源的存活弹性系数都不一样,其性别比例也将因年龄阶段的不同或环境条件的差异而发生改变,该模型因而也解释了包括人类在内的很多物种在局部范围内出现的性别失调现象。(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