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补锅匠、磨刀匠等旧行当在城市变迁中逐渐消失

2013年01月30日 19:2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补锅匠、磨刀匠等旧行当在城市变迁中逐渐消失
92岁的曾运发正在为顾客修补铝锅 张浪 摄
杨红英为顾客挑选笔尖 张浪 摄

  中新网成都1月30日电 题:城市变迁中逐渐消失的旧行当

  作者殷樱

  “叮、叮、叮······”早上10时许,92岁的曾运发右手把着锅,左手握着捶,开始了一天的“捶打”工作。在成都市城西的一个小巷子里,每天都能见到这位已过耄耋之年的补锅匠。30多年来,他用铁锤一锤锤的砸向锅底,坚守着这份快要消失的职业。

  “补这样一个锅,少不了一千锤。”曾运发告诉记者,他手中的铁锤已有30年历史,手把磨得乌黑。旁边是一辆破旧的小三轮车,车上挂满了锅底、锅把及补锅的零部件,曾运发认为这都是他的“得力助手”。

  上世纪80年代,走街串巷的手艺人不少。曾运发最值得骄傲的是,他从不吆喝,自有熟客打开门,吆喝他上楼。“这全靠手艺和信誉。”曾运发笑着说,那时候他到一个院子里,排起队来找他补,一个院坝要补几天,生意好得很。“我以前就是靠补锅,养大了家里一大群孩子。”

  随着社会的变迁,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家里的铝锅都变成不锈钢,老人的生意也变清淡。而曾运发的心态却很好,他表示,现在还补锅,不是为了赚钱,就求个精神依托,锻炼身体。“现在生活好了,物质多了,年轻人用坏了东西就丢了,老年人舍不得丢,才来找我。”

  曾运发的手艺好,在整个巷子里都是出了名的。在大多数人眼里,他做活计时很安静很认真,补的锅比新买的用得还久。住在巷子里的胡瑞敏告诉记者,她家里的锅都是拿到这里补。“我家里两个小孙子都是听着他的补锅声长大的,他敲打的声音很有节奏,听着舒服,”

  曾运发的邻居庞敏说,现在补锅的人越来越少,补锅的年轻人更少了。“老爷子补锅,价格公道,做事认真,他这种靠劳力吃饭的敬业精神很值得许多年轻人学习。”庞敏说,这门手艺没人继承,就快消失,很可惜。“哪家的锅没有一点小补小修,如果真没有了补锅匠,还真不方便。”

  在许多人心中,补锅匠、磨刀匠、剃头匠、爆米花师傅等旧行当正在随着城市的变迁而消失,成为历史的记忆。

  在成都一家名为“最后修笔”的小店铺里,还有一位最后的修笔匠,坚守着祖传的手艺。店铺的主人杨红英已年过50,店铺不大,但修笔铺里的每一样东西都是杨红英的宝贝,不管是笔帽、笔尖还是笔杆,每一样东西杨红英都是了如指掌。

  店中一个十层抽屉的土漆立柜是杨红英的传家宝,里面装着钢笔配件等大小玩意儿,现如今这“宝贝”与四个玻璃柜并排在一起,一半边是眼镜框、镜片等,另一半才是钢笔配件。“转行经营是迫不得已,原来还配过钥匙,但修笔、配笔是祖传。”杨红英说。

  “我们家祖祖辈辈都吃着这碗‘修笔’饭,现在这碗饭吃不下,不是手艺问题,而是修笔配笔确实没赚头,现如今的人也不大修笔了。”杨红英说,50、60年代,成都的修笔店摊遍地都是,现在全成都只剩下她这一家了。

  “这些年,电脑逐渐普及,单位都是‘无纸化’办公,用笔的人都很少,还别说钢笔。”作为本地最后一个“修笔匠”,杨红英觉得,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是人的“门面”,写钢笔字也是人的基本功,大家都用电脑“写字”,终归不是个事情。

  “我的年纪大了,家里也没有人继承这手艺,这个店可能不会再开多久。”杨红英说,家里收藏的钢笔有一百多支,各种年代、各种型号都有。“很多都是给孙儿们准备的,不管他们用不用,就给他们留作纪念吧。毕竟,我们家可是祖传修笔。”(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