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安徽阜阳农民工的打工十年

2013年02月06日 12: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阜阳2月6日电(记者 成展鹏)全国农民工输出地五大源头之一的阜阳,2012年有250余万农民工外出务工。为让这250万农民工能顺利地返乡过年,中国铁路部门新增多趟临时客车。2月5日,中新社记者在L0132次北京至阜阳临时列车采访时发现。与往年相比,今年阜阳的返乡农民工的电子装备明显增多,IPAD、IPHONE、三星手机、手提电脑成了返乡农民工的首选。来自阜阳市颍州区的王立武说,这些电子装备的增加是物质上的变化,他更看重的是情感和尊严得到认可和尊重。这种精神层面的变化,让他感到幸福。

  他向中新社记者讲述了他打工10年的点点滴滴。

  王立武,30岁了。20岁开始先后在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地打工,足迹遍布了大半个中国。做过油漆工、送奶工,现在在北京一家企业做保安。

  他对中新社记者说,2003年。他跟随相邻们一起到上海的建筑工地打工,当时老板承诺包吃住,工资年底结算。

  王立武想,这样也很不错,年底可以带笔钱回家孝敬父母。当年年底老板不告而别,因没有签订任何的劳动合同,他跟众多工友投诉无门,最后还是父亲从老家赶来,将他接回了家。这么多年过去了,那一年的辛苦钱仍没有讨要到。

  2004年,王立武来到广州在一家企业做计件工人,有了上次的教训,签订劳动合同,他看的比什么都重要。劳动合同签下来了,工资也能正常发放。但是他总感觉与这个城市格格不入,经常饱受当地人的指责和白眼。这样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很大伤害。

  于是他又辗转了几个城市。他说,很多时候也不能怪当地人看不起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个人素质是融入一个城市的起码标准。

  2006年,中国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后,对农民工的待遇和福利保障有了极大的改善和法律依据。

  2007年,王立武来到北京。他说,能在首都工作是他的梦想。他在正规的保安公司培训后,顺利的进入了一家企业。在这个企业一干就是6年。他本人也从普通的保安晋升到了该公司的保安队队长。

  他说,虽然我的户口不在北京,但我跟所有的北京人一样在为这个城市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说到今后的打算,王立武表示,30而立,父母年龄越来越大,回家就业,将是他未来的选择。

  看到记者跟王立武的交流。一直用IPAD玩游戏的阜阳太和县农民工李曦也说,将来一定要回到家乡创业,把在外面所学到先进的理念带到家乡。

  夜已经很深了,即将回到家乡的农民工毫无倦意,他们用手机铃声伴奏,轻轻哼着那首《阜阳农民工之歌》,“把穷苦和梦想装进行囊,把脱贫和致富寄托远方,把青春和汗水奉献城市,把财富和希望带回家乡。在城市,铸造的是辉煌;回家乡,撑起的是脊梁。无论在哪里,你都与1000万父老乡亲共同大写着两个字——阜阳。”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