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用文明意识矫正中国式过马路

2013年05月21日 14:07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治理中国式过马路,我市各区县陆续展开行动。昨天,涪陵区市级文明单位选取的50多名志愿者,戴着小红帽,拿着小红旗,站在各个十字路口,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人进行劝导。

  行人闯红灯已是常见的社会景观。为解决闯红灯乱象,各城市出台了多种措施,其中罚款是最通用的。然而,实际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反而出现了一些怪现状,有闯红灯的市民和警察讨价还价,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也有的地方采用曝光的方式,将不文明交通行为在大屏幕上曝光。

  可是,“中国式过马路”已经成为某些人的习惯,有的人对此不文明行为丧失了道德耻感,曝光的作用也不大。比如那位婆婆怒气冲冲地反问志愿者:“他们都可以过,我怎么不能过?”这几乎是很多人闯红灯的理由,大家都在等,若有一个人带头,后面的人也就不愿意“傻傻地干等”了。

  在很多人看来,法不责众。大家都这么干,自己没什么不可以。当这种想法异化成一种想当然后,就成了“闯红灯有理”。有些成年人不但自己闯红灯,还领着孩子闯,不仅把孩子带坏了,更有甚者还把孩子当“盾牌”。近日,在哈尔滨市,一个妇女闯红灯后留下猛话:我天天这么过马路,也没见出事,我抱着孩子,哪个车也不敢撞我!

  罚款、曝光乃至有人建议的“治乱象用重典”,或许在短时间内立竿见影。但往往治标不治本,风头一过,一切照旧。外在的处罚并不能让人们的文明意识觉醒。归根结底,治理“中国式过马路”需要唤醒市民的文明意识,提高他们的规则意识,找回对交通不文明行为的耻感。

  在此意义上讲,涪陵开展的交通文明劝导活动,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由志愿者对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市民进行长期劝导,显然比罚款或曝光更深入人心,亦更有实际意义。提高市民的文明意识是一个持续的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懈努力。

  闯红灯行为实际上是拿自己的生命当赌注,可这种生命安全意识并未得到所有人的深度认同。有些人认为自己没事,很安全,甚至存在“不敢撞我”的心态。治理闯红灯乱象没有什么灵丹妙药,一用就灵,教育和引导仍是主要方式。

  当前社会处于转型期,城市化亦在迅速推进,城市管理任重道远。现在很多人往往是模仿别人,跟着别人学。所以,加强宣传教育,对违反交通法规的人进行劝导,增强全社会的文明意识相当重要。

  长远看,唯有让交通安全意识真正深入到每个市民心中,形成一种内在的自觉与自律,才能养成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才能从根本上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评论员 侯金亮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