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深圳地陷遇难5人人生轨迹:难以为继的希望憧憬(4)

2013年05月31日 14:56 来源:深圳新闻网 参与互动(0)

  4

  李兴:每个月给自己100元零花钱的家庭支柱

  同样是5月20日傍晚,李兴没吃晚饭,他在工厂旁边的一个水泥球场里打了一会儿篮球。性格内向的他,下班之余最喜欢玩玩篮球和台球。

  24岁的李兴来自江西九江,初一还没读完就开始打工,来横岗已有将近10年。他和王秋华是老乡也是同一个组的工友,两人年纪相差不少,关系却十分要好。

  李兴儿子已经3岁了,他在伟群厂做CNC机床操作员,每个月工资3000多元。除了要不定期给父母交生活费,还要给儿子攒学费,供弟弟读大学,借钱给叔叔盖房子……他每个星期只给自己留下100元的零花钱。

  李兴父母在横岗跟他同住,在父亲李曾好眼里,李兴是个好脾气的人,无论老的少的都能够“处得来”。小时候和弟弟抢玩具总抢不赢,爸妈的话,他几乎从不会反驳。

  “遇到他,我知道自己找到了‘白马王子’”,妻子在嫁给李兴这件事上很是骄傲,两人结婚三年感情一直很好,出事时,妻子正在温州打工,“就在前一天我们还通了电话,他打算来温州发展的”。

  3岁的小儿子在大人的议论声中,显得懵懂而天真,他说,“爸爸被埋住了,我要下去把他救出来”。

  5

  吴兴平:赚钱在老家盖个房子 明年就不出来了

  来自海南儋州的吴兴平是家中的长子,妻子李兰花在附近的服装厂打工,2006年夫妻俩来到深圳打工,两个孩子都留在老家。吴兴平曾跟李兰花讲过,“今年想盖个房子,明年就不出来了”。

  吴兴平出事以后,李兰花几近崩溃。记者想向她了解丈夫身前的情况,但在李兰花父亲和堂哥一句,“她整个人都废了。”的叹息下,记者最终决定,不去打扰这位刚刚失去至亲的妻子。

  在儋州老家,吴家和李家住的不远,两家人一直都很相熟。“他脾气好、话也不多,人又老实”,李兰花的堂哥说,吴兴平父母有两男三女,吴兴平是长子,弟弟腿有残疾,他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知道儿子出了事故,老母亲已经卧床不起。

  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还不知道父亲已经离世,“大女儿正准备考初中,小儿子只有七岁,我们都不敢告诉孩子”。

  不足十平米的单房,就是张丽琴和王秋华一起生活的地方,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打工者搬进来,夫妻俩留下的少的可怜的痕迹,又会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被冲刷的人生印迹

  从伟群厂出来,沿着红棉二路往前走,在十字路口往西拐至兴旺路,走到排榜村牌坊附近的一栋农民房,四楼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单房,就是张丽琴和王秋华一起生活的地方。

  5月25日上午,被横岗街道办安排到附近宾馆的张丽琴,退掉了俩人租住的房子,“我想赶紧回家,一分钟也不想在深圳待了”。这间朝西的小屋子空空荡荡,只剩下墙角的一张旧桌子。从窗外吹来的风,撩起了挂在门框上的藏青色门纱。过不了多久,又会有新的打工者搬进来,王秋华夫妻俩留下的少的可怜的痕迹,又会被冲刷得一干二净。

  5月30日一大早,张丽琴带着儿子离开了深圳,她和另外四个家庭一样,最后拿到约62万元的救助金,其中商业保险约15万元,社保6万元左右,厂里补助10万元左右,街道办出资约30万元。

  和王秋华夫妻一样,李兴、王志刚、黄利兵、吴兴平在这片城中村中留下的一切,也会渐渐被冲淡。恐怕到最后,留不下一点印迹。

  大坑50米远处的伟群五金厂繁忙依旧,CNC机床操作工黄利兵、王秋华、李兴,以及吴兴平、王志刚的位置,很快会被新的打工者替代。几年以后,走出伟群厂的年轻面孔,也许根本不知道,2013年5月20日这个雨夜,五个和他们一样鲜活的生命,就在这里,戛然而止。 (记者 王丹丹 刘梦婷)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