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西公安厅:实名举报假劣食品最高奖4万元

2013年06月20日 13:20 来源:南宁晚报 参与互动(0)

民警教市民如何识别假冒饮料

假盐

  从喝的白酒、饮料到日常零食凤爪、巧克力,从调味品食盐、味精到餐桌小菜牛百叶、榨菜,无一例外地与“假”字挂钩。昨日,“2013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全国公安机关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广西成果展示活动”在南宁举行,当这些有毒有害的假劣食品集中展示在市民面前时,其涉及面之广着实令人触目惊心。

  现场:假劣食品令市民担忧

  “这些都是假的?”盯着展示台上的常见食品,王阿姨不禁皱眉跟同行的朋友感叹道,以后真不知道该吃些什么了。王阿姨的忧虑也是昨日前来参观的市民们的共同感受。

  除了一些常见报道的假酒、假盐之外,年轻人比较爱喝的“红牛”饮料、夏日餐桌必备的榨菜、零食爱好者少不了的泡椒凤爪也成了违法犯罪分子获利的目标。其中最令人反胃的莫过于浸泡在几个塑料盆内的肉制品。

  这些肉制品包括鸡爪、牛百叶、牛黄喉和牛肚四个种类,从外观上看,肉制品如同添加了助长剂一般明显发胀,其浸泡的液体更散发着难闻的味道。负责侦办该案的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治安大队民警解释说,其浸泡原料为双氧水和烧碱。

  在5月15日,青秀公安分局捣毁了6个位于良庆区锦华路,以及2个位于北湖的非法加工牛百叶、牛肚等肉制品窝点,缴获近30吨不符合食品安全的肉制品,刑事拘留27人。据民警介绍,这些非法窝点均为家庭作坊,并且为了消除双氧水和烧碱的味道,需要拿水清洗数遍。

  新规:食品安全定罪从重从严

  牟取利益是食品造假者层出不穷的主因,而原有的食品违法处罚力度过于宽松也让造假者们不惜顶风作案,但是从今年5月4日起,造假者们所面临的刑罚将从重从严,最高甚至可判死刑。

  今年5月,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并于5月4日起正式实施。该《解释》首次明确界定了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的定罪量刑标准。

  针对当前较为突出的滥用食品添加剂问题,《解释》首次提出“超限量或者超范围滥用食品添加剂”,造成的后果符合规定的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并依照刑法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定罪处罚。

  此外,《解释》还对使用“地沟油”加工食品,非法销售“瘦肉精”等行为细化了定罪量刑,并严厉打击食品非法添加行为,规定凡是使用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加工食品,以及添加国家禁用的物质,均应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定罪处罚,该罪最高处罚为死刑。

  举报:实名举报者最高奖4万

  自治区公安厅治安警察总队食品药品侦查支队支队长马志红表示,食品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希望市民积极提供线索,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

  据了解,“四黑四害”囊括了目前市民反映强烈的制假售假、收赃销赃、涉黄涉赌等违法犯罪活动,包括制售有毒有害和假冒伪劣食品、药品的“黑作坊”;制售假冒伪劣生产生活资料的“黑工厂”;收赃销赃的“黑市场”;涉黄涉赌涉毒的“黑窝点”。

  对于所有举报线索,自治区公安厅均由专人统一登记、甄别并分类处理,对可能涉嫌违法犯罪的线索,由公安厅转交涉案地公安机关认真核查、侦办。为缩短公安机关核查时间,鼓励市民直接向涉案地公安机关举报。

  若线索属实并符合奖励标准,公安厅将综合举报案件的涉案金额、举报违法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按不同标准对实名举报人予以奖励,其中最高一级的标准为,根据举报线索破获涉案金额100万元以上的案件,将给予举报人2万元至4万元的奖励。

  ■数字说话

  今年以来,我区各级公安机关会同自治区食安办及各有关部门,不断推进“打四黑除四害”工作,精心组织“打击食品犯罪保卫餐桌安全”专项行动。截至6月14日, 我区公安机关共排查食品犯罪线索200条,破案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31名。

  目前已侦破南宁制售假酒案、南宁制售地沟油案、北海制售病死猪肉案、防城港和崇左制售有毒有害凤爪案、桂林制售伪劣食盐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捣毁窝点42个,打掉团伙29个,缴获地沟油800多吨、假酒400多箱、有毒有害凤爪100多吨及假饮料、假巧克力等各种有毒有害食品一批。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