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海外浙商回归带来驱动力 科技创新还需勇气

2013年06月28日 09:28 来源:今日早报 参与互动(0)

  由致公党中央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海外浙商 致公峰会”昨日在杭举行。近300名海外浙商代表和高层次人才热议中国转型中的发展机遇。

  在会上,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国家科技部部长万钢勉励海外浙商以“闯天下”的干劲参与“中国梦”的建设。

  海外浙商回归

  带来创新驱动

  “中国的发展,将给全世界带来越来越多的机遇,也给包括海外浙商在内的广大华侨华人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万钢提出,要以“挺立潮头”的豪情走驱动创新之路,以“海纳百川”的品质塑造中华企业家精神,以“创造福祉”的情怀开创事业人生。

  “我这次回国,主要是来和国内企业谈合作的。”来自美国新泽西州的杨博士是美国一家制药公司的总裁,会上她一边翻看着来自美国的工作邮件,一边和记者说,“我身边好多在美的华人都有回国发展的想法,国内机遇很多。”

  她望着台上正在发言的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说:“或许和他就有合作机会。”

  昨日,150多名像杨博士这样的海外浙商齐聚杭州,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机遇。他们来自30多个国家,大多数人已实现归国创业,给浙江带来先进的技术和投资项目。

  “我去年刚回国,原先在日本定居,现在在杭州从事汽车零部件开发。”浙江世宝股份的王先生透露,能把国际的先进技术带回来,他觉得很有意义。

  在会上,记者获悉,绿盛集团创始人林东,从原先的“牛肉干大王”变成“新能源”领域的新星,“通过和美国两位著名华人专家的合作,我们研发出了一套海洋潮流动能发电机,已在千岛湖建立实验室。”

  数据显示,继去年全省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1298亿元之后,今年1-4月份,我省引导浙商回归、支持浙商创业创新工作再现“开门红”:浙商回归引进项目到位资金557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37.2%,同比增长46.4%。此次海外浙商致公峰会旨在引导浙江丰富的海外华商资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科技创新

  还需破壳而出的勇气

  “我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只要每个人积极发挥聪明才智,中国经济最起码还能再高速发展20年!”作为中国首富,娃哈哈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宗庆后最近多次走访欧洲,他认为,欧美的模式目前来看复苏缓慢,而中国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宗庆后认为,纵观全球,要保证资产的增值,发展机遇还是在中国。“我们可以到国外收购国内没有的技术,然后到国内进行运用,把技术和人才吸引进来。”

  “中国人有个习惯,宁做鸡头不做凤尾,所以兼并比较难,而协作和整合更符合当下的形式。”宗庆后认为现在到了大企业分配市场的阶段,大企业应该承担起开拓新产品新市场的角色,而小企业可以承担配合产业链的角色。

  “当务之急是加快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不要盲目投资没有成熟的技术。”宗庆后认为,国外有技术的小公司,现在去收购下来,到国内开发运用,将是非常好的机会。

  当谈到义乌模式与马云模式时,浙江省政府党组成员郑宇民认为,义乌要腾飞,最应该具备马云的学习精神,“鸡蛋打破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外部打破,最多变成一个荷包蛋;一种是从内部打破,诞生小鸡,拥有新生命,显然破壳而出是真正的创新。”他指出,浙江在一轮又一轮的创新中,应该从内在找到创新的驱动力,要有破壳而出的勇气。

  郑宇民指出,当下出现的“钱荒”,是因为资金结构的不合理,这源自产能结构的不合理,因此,“钱不能放到眼皮底下产能过剩的地方,而应该投到科技创新中去,让资金更有效率”。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