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失独老人诉说痛与悲:余生何处取暖令人忧

2013年06月30日 09:54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广州6月30日电 题:失独老人诉痛与悲:余生何处取暖?

  作者 廖丽丽

  “失独者是特殊的人,心里的苦在生活中是不能说的,身边每个人都很幸福,我一般不和外人见面或接触多谈。我只在网上找同命人聊,只有同命人才知道那种痛彻心扉的感觉。”燕姐29日对中新网记者说,儿子过世后,每个失眠的夜晚她都是对着电脑发呆。

  燕姐今年59岁,3年前的冬天,一场车祸带走了她唯一的孩子。整个冬天,燕姐都是在整理儿子的遗物中度过,有时她会静静地站在窗边望着外面放空自己,守着和儿子的回忆,一整天不说一句话。“没有了儿子日子变得非常漫长,我常常想不活了,又怕没人给儿子扫墓,陪他说话。”

  燕姐说,最近自己身体变得越来越差,视力也变得模糊,每天吃的药比米饭还多。“有时候朦朦胧胧地感觉好像看到了儿子,有时候做梦都会梦见他挽着我的手一起沿着湖边散步,醒来的时候满脸都是眼泪,常常都是哭着睡着,哭着醒来。我不知道以后的日子该怎么过。”

  每天晚上燕姐都会打开电脑,有时和失独父母QQ群里的同命人聊天,有时在网上写下自己对儿子的思念,有时只是对着电脑屏幕发呆。“我害怕去想老了以后的日子,生病没有儿女照顾,也许我死在家里臭了也没人知道。”燕姐说,儿子离世后,她和爱人的关系也变得紧张,常常几个星期不说话,怕一开口就触及彼此的痛处。

  在广州,和燕姐夫妇一样的失独者逐年增多,据广州民政部门统计数据,截至2012年底,广州约有4200多户失独家庭。他们大多已年近50岁,80年代积极响应“只生一个好”的计生国策,却在中老年几乎失去生育能力时遭遇独子夭折的人间悲剧,老无所依的他们对未来充满迷茫与绝望。

  如何寻找心灵寄托、如何获得医疗保障、是否要领养孩子等话题在失独父母QQ群里出现的频率最高。蝶舞妈(网名)的女儿因病已经离世近十年,她一直考虑与丈夫一起领养一个孩子作为精神寄托,但随着年事增高,本来就身心均遭重创的蝶舞妈身体每况愈下,退休后二老靠着退休金生活,无法负担第三人。

  “以前蝶舞还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常常说工作了要好好孝敬爸妈,还说要带我去做发型,让我越活越年轻。”蝶舞妈说,再过几年她和老伴想住进养老院,但咨询了几家养老院才知道住养老院需要子女签字,“没有人可以给我们签这个字,估计到死都不会有人给我们送最后一程。”

  对于冬愉妈妈来说,最难过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节日。无论冬愉妈妈如何万般排斥,2013年的母亲节还是如期而至,商场里、电视中全是商家铺天盖地的宣传广告,看着欢喜的人群,冬愉妈妈觉得自己无处可避。

  2012年母亲节是冬愉妈妈逃不过的“劫”-——她唯一的儿子因肠穿孔,在做造瘘口关闭手术第五天后去世。“老天爷选择了在母亲节这一天,残忍地终止了我做母亲的快乐。”此后的每个节日,冬愉妈妈都是守着黑白遗像度过,“有时听着外面热闹喜庆恨不得躲到地下去”。

  对于失独家庭的声音,广州市妇联表示非常关注,并制定了以精神慰藉为主的“玫瑰计划”,初步计划支持200名失独母亲。尤其是对短期内刚失独、急需介入心理健康干预的母亲,将提供心理调适、情绪疏导及生活救助等服务。

  此外,目前内地各省市已陆续出台地方失独家庭的扶助条例,但通常补偿金额偏低,无法解决失独者的养老问题,更无法弥补失独者情感上的空缺,失独者的余生该往何处取暖仍令人忧虑。(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