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洛阳伊河一月救十多名溺水者 多为务工者及儿童

2013年07月15日 13:13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家长带着孩子去游泳 记者 闫琛 摄影

游泳的人 记者 王亚鸽 摄影

  阅读提示炎炎夏日,洛阳城区内的伊河成为许多家长孩子游泳解暑的好去处。然而,进入6月以来,随着到河里游泳解暑的市民增多,溺水事件也不断发生,水上搜救队至今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已进行了十多起搜救。

  游泳和发生危险时,应该如何自救与施救?洛阳水上义务搜救队相关专家为学生和家长讲解了游泳与防溺水的安全常识。

  伊河水下多深坑一月搜救10余起

  6月1日儿童节当天,10岁的洛阳小男孩宝宝(化名)和2个小伙伴及家人在郭寨伊河段戏水时,一不小心滑入河中深坑。

  这时,在岸上的家长听到呼救声后,赶忙跳入河中营救。但不幸的是,由于河中地形复杂,家长一直找不到落水的宝宝,待搜救队赶到救出孩子时,他已经不行了。

  洛阳水上义务搜救队大队长杨红山介绍,当天下午6时,水上搜救队接到信息,三名男子在伊滨区伊河游玩时,不慎掉入河中。由于岸边无人,未能得到及时施救,三人全部溺水身亡。

  “伊河水下地形复杂,经常发生溺亡事件。”杨红山告诉记者,近年来由于常年采砂、沙石堆积等原因,伊河的河面下布满深坑,但又由于河水浑浊,可能前脚还在享受河水的清凉,下一步就掉入无情的“陷阱”里,看起来碧波荡漾的河面下潜伏的是一个个吞噬生命的“深渊”。

  防范意识差外来务工者及儿童成溺水主体

  7月是每年溺水的高峰期,而发生在洛阳主城区的溺水事件的“主角”,多为外来务工者或他们的子女。

  据了解,外来务工者由于生活条件限制,自然水域成为他们解暑的胜地,加上普遍缺乏安全意识,成为溺亡事件的高发群体。

  杨红山介绍,目前的溺亡事件大多发生在伊河段,时间多集中于下午,溺亡者年龄偏向于10岁-30岁之间。从溺亡地点、时间、人群等特点来看,事件发生地多在农村、城乡接合部及城市边缘的水域,由于这些水域存在位置偏僻、无人监管、防护措施不到位等隐患,为解暑、戏水平添了一份危险。

  每年的溺亡事件中,有一部分是青少年和儿童,这让不少家庭突降灾难,蒙上阴影。杨红山介绍,未成年人游泳的安全监管常被忽视。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在做好防范溺水教育的同时,还要尽到监护责任,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本来家庭监管力量就较为薄弱,假期尤其要把握好安全问题。

  河下情况复杂难辨游泳应到正规场所

  “我们反复强调,不要独自一人外出游泳,更不要到不知情的水域或比较危险且易发生溺水伤亡事故的地方去游泳。由于不清楚水下情况,贸然下河游泳、洗澡是很危险的。但每年还是有那么多人因溺水出事故。”杨红山提醒大家,游泳时应选择到正规的游泳场所。

  据悉,目前洛阳水上搜救队,成员60多人,分为三个中队,以就近原则进行救援,希望能降低溺水事故率。

  相关链接

  溺水者自救

  首先要保持镇静,及时呼救,寻求帮助,看清方向,协调呼吸,保持体内最大肺活量。不可手脚乱蹬拼命挣扎,这样只能使体力过早消耗、身体加速下沉。正确方法是:

  1.立泳:踩水和韵律呼吸是最基本使用的自救方法。溺水后第一反应就是踩水,从而得到休息并使自己镇静下来。

  2.水母漂:有两种姿势,一种为双手下垂,另一种为双手抱膝,吸足气,身体放松,不做无谓动作,使背部露出水面如龟状,漂浮一段时间再抬头吸气。

  3.仰漂:屏住呼吸,头向后仰,放松肢体,双手向两边摆成大字形。因为肺部就是一个大气囊,所以人体在水中经过一段下落后会自然上浮。这样你的口鼻将最先浮出水面,呼吸时尽量用嘴吸气,用鼻子呼气,以防呛水。

  4.水中浮具制作:当着衣掉入水中且离岸很远,应把衣服脱掉以便游泳。顺序:先做水母状、解开鞋带脱去鞋子、再脱去长裤、最后脱去上衣,并把衣服捆扎结实做成漂浮具。

  5.利用漂浮物求生:水上漂浮物很多,如防水背包、密封袋、球类、防潮垫、空水壶等都可以加以利用。

  叮嘱家长的几句话

  随着天气越来越炎热,又到了戏水解暑的季节。这一个月来,洛阳市溺水伤亡率不断攀升,而孩子往往是溺水事件的受害者。因此家长应看护好自己的孩子,加强对其安全教育,莫因一时疏忽而酿成家庭悲剧。

  作为家长、孩子的监护人,如何防范类似事件的发生呢?

  首先,远离危险的有水区域。孩子玩兴大,往往在玩耍时,失去了自我安全防范意识,且又缺乏自救能力,一旦发生险情旁边又没有大人看护,就难脱危险了。孩子一定要在家长的带领及看护下到安全的水域活动,不能让孩子单独下水。

  其次,要教会孩子游泳。孩子在熟悉水性之后,万一出现险情,不至于慌乱,也可拖延等待救援的时间。当然,让孩子学习游泳并不是提倡孩子去冒险、去陌生的危险水域活动。

  最后,作为家长,平时要加强对孩子自我安全意识及遇险自救能力的教育。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看电视、听故事,让孩子通过亲眼所见因疏忽自身安全而导致溺水的事例,明白单独戏水或到危险区域戏水的潜在危险性。此外,要让孩子明白遇险时第一时间自救,保持冷静,等待救援的重要性。 (大河报 记者闫琛)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