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365天100天限行私家车主喊亏 律师质疑是否违法

2013年07月19日 15:16 来源:中国甘肃网 参与互动(0)

  原标题:冬至前后40天拟实行单双号限行追踪

  365天100天限行私家车主喊“太亏”

  有律师质疑限行方案违背《物权法》精神

  本报《冬至前后40天拟实行单双号限行》的报道昨日见报后,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关注。有市民算了一笔账,兰洽会期间单双号限行一个月,此次再推40天的单双号限行,加上60天的尾号限行,一辆私家车一年中有近100天的时间禁止在主城区道路出行。对此,有市民呼吁,限行时间一年接近三分之一,全款缴纳的车船税、交强险是否可以考虑减免?也有市民表示,这样可能倒逼市民再买车。市民算账

  每年1/3的时间不能开车白交3700元

  车主王女士算了这样一笔账。王女士的汽车尾号为2,按照规定,每月逢2、7、12、17、22、27号限行,每月限行时间为6天。若加上各种节会限行,以及冬至前后40天单双号限行的新措施,每年近100天无法出行。王女士对记者说:“每年有快100天不能开车,买车有什么用?”

  私家车主白本嘉对单双号限行颇有微词,“一年近1/3的时间不能开车,每年都要缴纳的车船税、汽车保险可一天也不能少。”白本嘉先生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的车排量是2.4的,每年的税费保险加上大概是8000元左右。折合到每天就是22元,一年当中近100天不能正常行驶,就是2200元打了水漂。还有停车费,每年100天就是三个月不能上路得找停车场,停车费每月大约500元,这又是1500元。单双号限行不仅给生活带来不便,还让我每年承受3700元的损失,这损失谁来弥补?”

  单双号限行对兰州市大气污染治理的效果究竟如何?记者分别走访了兰州市环保局和兰州市交警部门,都没有得到相关数据支撑。“目前兰州市上路车辆每天达到45万辆左右,而单双号限行期间,每天上路车辆减少近一半,尾气污染指标肯定能够降下来。”一位正在双城门执勤的交警告诉记者。

  限行天数增加

  倒逼市民买第二辆车?

  目前,多个城市都采取过或长期或短期、或大范围或部分区域的限行措施。限行,似乎已成为各地治理交通拥堵、大气污染的一个常见手段。对于兰州不断扩大的机动车限行天数,市民张先生担心,这样会倒逼不少家庭购买第二辆车来应对,导致治污措施收效大打折扣。

  家住西站的张先生有一对双胞胎儿子,他在5月底为家中购置了第二辆车,第一辆车尾号是单号的张先生在第二次选号时,特意要选一个尾号为双号的号牌。“我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幼儿园,每天面临着接送问题。”张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每天晚高峰期间,妻子和两个孩子根本打不上车,孩子们都太小,坐公交又怕照顾不过来磕着碰着,妻子考驾照的初衷也就是要接送孩子。现在尾号限行加上时不时的单双号限行,为了不耽误孩子们上学,我就只好再买一台车了。”

  不少汽车经销商也表示,限行有可能在短期内会刺激车市,购买力较好的消费者会倾向于购买第二辆车。有专家表示,实施限行,道路交通拥堵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城市空气质量也得到提高。但限行也会带来诸多弊端。如限行刺激了汽车消费,一家购买两辆轿车,当有两辆车的家庭达到一定数量,到时限行也解决不了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现象。

  因噎废食

  律师质疑违背《物权法》精神

  “单双号限行的实质,是限制公民对所有物的使用权,使公民购买的汽车降低了一半的使用价值。”资深律师胡双梅告诉记者,“物权法规定,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保障一切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说得严重一点,即使是只在启动大气污染一级预警的‘特殊时期’内使用,单双号限行措施也是近似于对物权的部分剥夺,是违背法律精神的。”胡律师建议,有关部门不妨想想别的办法来减少大气污染,“千万不要因噎废食。”

  “尽管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因素之一,但就兰州而言,毕竟不是主要因素。兰州空气污染的主要推手,主要来自产业布局的不够合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过度集中,给环境造成巨大压力。单双号限行或者其他城市的汽车限购,不仅不能解决产业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污染问题,甚至会出现反效果,限制购车,只会刺激人们在政策实施前大量购买车辆的需求,反而增加了机动车尾气排放源。”胡律师表示。西部商报(首席记者丁炜娜实习生于世洋)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