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女子因出差迟交费用 父亲被敬老院“扫地出门”

2013年07月23日 09:05 来源:大河网 参与互动(0)

黄先生在轮椅上等了4个多小时后,暂时被接回敬老院

  核心提示

  因女儿出差没有及时交费,郑州54岁的黄先生被敬老院送到了他的妹妹家。然而妹妹与公婆同住,不方便接纳。敬老院送回,亲戚不收,轮椅上的黄先生独坐在闷热的街头。7月20日晚上8点多,4个多小时的说理后,敬老院将黄先生暂时接回。

  [敬老院]不伺候了

  将欠费男子送到妹妹家

  7月20日下午4点,原本常住郑州市金水区中心敬老院(以下简称“敬老院”)的黄先生,被敬老院送到了郑州市紫荆山路与东里路交叉口附近——黄先生的妹妹黄女士家楼下。同时被送到这里的,还有黄先生的数包行李。

  敬老院院长臧先生告诉大河报记者,敬老院的费用并不高,每月1700元,可是黄先生的女儿黄丽(化名)一直不积极交,回回都晚,不过也总能交上。可是这次,从6月16日至今的费用一直拖着,在多次电话、短信催促之后,直到7月20日“最后期限”,黄丽仍没有交钱,现在干脆联系不上了。

  臧先生说,敬老院有规定,超过一个月不交费,合同自动终止。

  [亲戚]没办法管

  不是监护人,不会交钱

  一直站在黄先生身边的黄女士也很无奈,她无法接受敬老院的做法。她说自己一周前接到过臧先生的催款电话,她也立即和黄丽取得了联系,当时和院方说好了很快会交钱。黄丽晚交是因为她在北京出差。

  最让黄女士不能理解的,是臧先生把黄先生送到自己这里。“我现在也是住俺公婆家,确实不方便。他们把俺哥的东西往大门口一卸,正好我老公公坐在那儿,他(臧先生)还上去拍照,不知啥意思,给我弄得真是不好看。”黄女士说。

  当被问到是否愿意先垫付1700元的敬老院费用时,黄女士表示:“我肯定没法管,我不是监护人,我没这个责任,我不会交钱,买点吃的看看他,是兄妹情。去年8月把俺哥送去的时候,交了3000元押金,现在为啥不能先抵一下?”

  [黄先生]现在腿疼

  僵持4小时被拉回敬老院

  臧先生说,黄女士提及的3000元押金是专款专用的“医疗保证金”,不能冲抵欠交的费用。

  这时,已经在闷热的街头、在轮椅上等待了3个小时的黄先生告诉大河报记者:“他们(敬老院)没有跟我事先说这事,直接给我撂车上送回来了。我现在腿疼,想先回敬老院去。”黄先生说,女儿平时一直很孝顺,自己理解她不容易,也接受女儿送自己去敬老院住。

  臧先生多次拨打110报警,在民警的调解下,晚上8点多,臧先生做出让步,用敬老院的车把黄先生及其行李暂时接了回去。黄丽也在电话中向民警承诺,自己7月21日出差回来一定会把钱交上。

  [女儿]压力山大

  独自承担父母每月近4000元养老费

  7月21日下午3点多,大河报记者联系上了正从北京往郑州赶的黄丽。提起臧先生的做法,黄丽很气愤。她说因为出差至北京,没有及时交费是自己不对,但一个星期前曾和臧先生达成一致,最晚7月21日把钱交上。没想到7月20日下午却接到姑姑的电话,说父亲突然被送到了姑姑家。

  从送父亲进敬老院到晚交费,黄丽也有一肚子的苦衷。身为80后又是独生子女,她需要独自承担父母二人的赡养义务。“我妈植物人,住在我姥姥家,我每月掏2000多的护工费。我又离了婚,只能靠自己。现在这个社会,你的收入是和付出成正比的,我只能选择拼命工作。工作又常常出差,照顾不了我爸,去年5月他又出了车祸,腿脚不方便,8月只好送他去敬老院。”黄丽说,

  21日下午,黄丽把父亲从敬老院接走。

  相关链接

  独生子女的养老困扰

  曾经在网络上,一篇题为《独生子女沉重未来》的帖子,说出了许多80后的心声:我是个独生子,我曾有过世界上最幸福、最甜蜜的童年和少年时光,但有一天,我才意识到,过去所有的幸福只是预支的消费,当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4个人照顾我一个,以后我一个人照顾他们4个,我们曾是最幸福的孩子,也将是最受苦的大人,等我们人到中年,将成为世界上活得最累的人。

  尽管不少80后的父母身体健康,上岗工作,但越来越多的独一代,开始担忧父母的养老问题。

  80后独生子女黄丽的养老压力:

  妈妈是植物人,住姥姥家,她每月掏2000多元护工费

  父亲住敬老院,每月需交1700元的费用。

  什么是“421”家庭

  指的是一对独生子女结婚生子后,4个父母长辈、1个小孩和他们本代两个人。而两个独生子女要负担起男女双方父母的养老重任。如果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健在,其家庭变成“821”的模式。大河报□见习记者刘瑶文图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