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成非重病患错占120服务 专家呼吁建分层救护模式

2013年07月30日 15:46 来源:新民晚报 参与互动(0)

  连续高温,急救业务量剧增,120运行面临巨大压力。记者了解到,目前院前急救服务对象中约15%属于以护送转运为主的康复病人,另有约1/4的病患并非危重救治对象。农工党市委建议,找准急救系统不堪重负的症结所在,建立分层救护模式。

  症结

  非危重病人“占用”急救车

  急救医师待遇低发展有限

  本市急救站点数量达116个,配有救护车616辆,平均每4万人配置一辆救护车,高于5万人一辆的国家标准。然而,近10年来,本市急救业务量每年增幅超过10%,2012年急救服务出车近59.5万车次,预计到2015年将突破80万车次。

  农工党市委负责人告诉记者,调研发现,目前院前急救服务对象中约15%属于以护送转运为主的康复病人,另有约1/4的病患并非危重的救治对象,如发烧、扭伤等。这两部分病人“挤占”了危重病人的急救用车。

  急救医师严重不足也是制约急救服务能力提升的一大瓶颈。急救医师的收入待遇普遍不高,职业发展空间更是有很大的局限,愿意从事急救工作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原有的急救医师队伍也面临人才流失的窘境。

  建议

  分层救护节约车辆资源

  多措施培养急救员队伍

  农工党市委提出应多措并举,建立分层救护体系。根据人口密度完成院前医疗急救网络点的全覆盖。在急救中心设立危急急救、康复转运、基础急救三个网络,由120根据现场急救员的报告按照情况分层提供救护。针对急救医师紧缺,农工党市委也开出“药方”。一是对急救员分等级进行培养。二是提高院前急救医生队伍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急救医生的待遇。部分规范化培养的住院医生应增加其院前急救的轮转。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