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扬子晚报:“清华城管”背后的理性与非理性

2013年08月06日 15:57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25岁的小韦持清华大学本科文凭,报考城管,让招考人员惊讶不已。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在一个月时间内先后参加了不同城区的两次城管部门招考,均以优异成绩入选。近日,小韦领到了录用通知书(8月5日《羊城晚报》)。

  尽管这已经是一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包括在择业观上,但是作为最高学府清华的毕业生仍选择当一名城管,仍或多或少是对于一种由来已久的就业观和社会观念的挑战。

  清华城管,这一标签化的称谓在带来眼球的同时,也必然引发社会争议。一来,堂堂清华学子,选择做每月1600元的城管,已然与绝大多数人心中的“天之骄子”的出路大相径庭;二来,在各种暴力事件和纷争的裹挟下,城管这一普通乃至略显底层的职业于大多数人看来,已有点“不堪”的味道,显然难以匹配清华毕业生的高阶知识分子身份,只能是大材小用甚至是浪费。

  事实或却是如此。然而,无论从外界看来,这样的选择多么令人诧异,另一个无法被忽视的现实是,从清华毕业两年,“选择专业时欠考虑,毕业后找到合适的单位不容易,期间曾帮亲戚卖过服装,还参加过两次公务员考试”的小韦,正如他母亲而言,“有份工作总是好的”,他和他的家庭在城管这份职业的考量上,排在第一位的仍是为了就业,而非其他“理想”。可以说,不管社会对于清华毕业生存在怎样的期待,选择城管对他而言,恰恰或是眼前最为理性的选择。

  看看外界的评判,很多人要么说如此高学历加入城管队伍将提升城管执法素养,或者说难以起到根本作用,抑或指向其他动机想象,都是一种派生价值上的议论。其中或涵盖了对于大学扩招之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担忧,或者是对于城管改良之道的讨论,但却都显得有点“小题大做”,也仍只是一种“围观者说”。

  当然,强调理解或承认清华生当城管的现实一面,并不意味着肯定这种人才流动趋势。就社会分工理性而言,这肯定难以称得上是合理的人才流动。如果对照之前诸如的百万富翁辞职当公务员的例子,我们就更应该承认,城管这个具有官方背景的职业,相较于其他职业或者还存在一些不同寻常的吸引力。换言之,大学毕业生乃至硕士生当公务员和城管的现象愈发突出,除了就业难之外,公务员岗位所展示的某种就业吸引力,却值得思考。这种非同寻常的吸引力,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一些人的需求,但或也正是成为扼杀社会求职活力,在另一方面固化求职观念,并隐形中助长“就业难”局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因而,对于越来越多的高学历城管,我们或许要用一种更趋淡然的心态来看之。对于那些选择与学历不匹配的职业的个人而言,或是理性使然,但就一种颇为壮观的就业风向而论,这样一种带有社会性就业趋势,却难称合理与理性。这或是在观察一名清华城管面前,我们必须看清的不同现实。 (朱昌俊)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