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380亿重造新阿房宫:话语权不能由地方单方垄断

2013年08月09日 14:29 来源:郑州晚报 参与互动(0)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唐代诗人杜牧笔下的《阿房宫赋》描述的“天下第一宫”近期引起舆论关注。西安拟投380亿元造“新阿房宫”,被疑烧钱形象工程。

  投资380亿元造“新阿房宫”,这可是大手笔。不管这钱是地方政府融资,还是商者投资,有一点需要厘清,即大项目与地方的民生、经济发展休戚相关,捆绑在一起。既然如此,西安该不该再造“新阿房宫”,其“话语权”不能由地方政府单方垄断,而应有多方意见的博弈。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九十九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审查和决定地方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的计划。”第一百零四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和批准本行政区域内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预算以及它们的执行情况的报告……”对照《宪法》,像“新阿房宫”这类大项目是否上马,人大声音不能缺席,人大程序不能缺位。

  现实却是,在有些地方,一些项目是否上马,往往是地方政府与公众的博弈,顶多有一些专家的有气无力的叽叽喳喳,往往总是听不到人大的声音。有些大项目动辄被曝是“政绩工程”、“形象工程”,有些项目频频引发公众“散步”或上访,追根究底,往往不是地方政府僭越人大程序胡作非为,就是地方人大充当“橡皮图章”,反正很少听到人大代表的登高振臂一呼,为民请命、代言。

  具体到西安再造“新阿房宫”项目,“新阿房宫”是否沦为“半拉子工程”,我不敢预言。但我知道,计划投资380亿元造“新阿房宫”,地方政府声音要有,专家、百姓的声音要有,地方人大代表的声音更不能缺席。

  多年来,有些地方政府被指“不爱人民爱古人”,证据在于,原本捉襟见肘的财政钱不投入民生,而是乐此不疲地追寻“古人”,乱建遗址、塑古人像,似乎“古人”才是为官者的衣食父母。多年来,全国各地到底建了多少“假古董”、“人造景点”,枉费了多少钱财,这账无人算清。“阿房宫”现在已基本无影无踪的,地方政府投资数百亿,就能将已变为农田和村落的遗址“复生”成聚宝盆?估计也是南柯一梦而已。

  古罗马的斗兽场、希腊的奥林匹亚遗址、墨西哥的玛雅遗址,至今保持原汁原味,虽然破烂不堪,未经现代式的过度雕饰和“人造”,但那才正是历史真迹、人类瑰宝,处处闪现历史与文化的光辉与气息。

  历史遗迹,更多的是一种记忆,而非“再造”。历史遗迹“再造”,与临摹名画一样,花钱再多,那也是一幅不值钱的赝品。试想,谁会花钱去看一个“山寨”的“阿房宫”?

  遥想秦的灭亡,就是因为始皇不顾民生,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建阿房宫。阿房宫,是暴政、罔顾民生的一面镜子,一本反面教材,地方政府欲再造山寨版“阿房宫”,岂不是遗忘历史的教训、欲重蹈覆辙乎?

  “新阿房宫”项目造与不造,或是如何造,地方人大不能缺席、失声,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地方公众负责的态度,主动介入对项目计划进行充分地调研和论证,依法行使权利进行票决。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