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拟推广婚姻登记颁证仪式 仪式让责任感增强?

2013年08月14日 16:11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无论是顺境或是逆境,富有或贫穷,我将永远爱你……”你可曾想过,在民政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读上一段结婚誓词?

  昨日,民政部透露正在研究推广结婚登记颁证制度,鼓励婚姻登记机关在颁发结婚证的同时举办颁证仪式。

  这本该是一条平淡无奇的服务性消息,却被网友找到了“槽点”——民政部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免费颁证仪式的引入,将“提升婚姻当事人的婚姻家庭责任感”。

  有网友称“民政部太操心”,也有网友质疑“这是要收钱”。一个小仪式,真有必要“上纲上线”么?

  现状

  有颁证厅

  没颁证人

  8月13日,七夕节,下午的西城区婚姻登记处,没有几对新人在场。

  登记处的106房间,门上贴着“颁证厅”的牌子。推开门,是一间2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红地毯的一端是摆放着花束的花台,另一端则是红色的幕墙。幕墙正中央,一枚国徽宣示着这个房间的庄严。

  房间的一角,还有一面五星红旗。想要在这里举行颁证仪式的新人,便要在这国徽和国旗下,郑重承诺自己的爱情——提升自己的婚姻家庭责任感。

  “颁证厅”内并没有工作人员,甚至也没有新人注意到“颁证厅”的存在。直到记者指点之后,一对新人才知道,原来还有“颁证仪式”一说:“本来就想着领个证就走,不知道还有这样的服务。”

  而据该新人提供的民政局婚姻登记预约网页打印件显示,在新人预约过程中,也没有提示“颁证仪式”服务。

  然而“颁证仪式”早算不得“新闻”。2011年,北京市便发布《北京市结婚登记颁证服务暂行规范》,其中第四条规定,“全市婚姻登记机关免费为当事人提供结婚登记颁证服务”。

  不过这一规范并未得到贯彻,西城区婚姻登记处的工作人员便表示,只有在新人提出要求,且登记工作不忙的时候,才能配合新人完成“颁证仪式”。

  “登记处没有专门人手做这项工作,也很少有新人有这个要求。”西城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颁证仪式”一直存在但未推广,也在网上看到了相关质疑,目前还没有进一步政策出台:“如果新人有需求,我们会在颁证厅做一个简短的仪式,基本流程就是颁证,然后带着新人宣读一份誓词,全程大概3分钟。”

  对于网友 “颁证仪式”是否收费的质疑,该工作人员表示,颁证仪式目前是免费项目,但不提供拍照、摄像等服务:“如果想留下纪念,需要新人自己或亲友来拍摄。”

  随后,记者致电东城区婚姻登记一处,该处工作人员亦表示,目前暂无人手和场地提供颁证服务,而东城区婚姻登记二处则表示,虽有颁证厅,但没有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颁证,新人可以自行在颁证厅合影留念。

  “目前登记处人手不够,尤其是登记结婚的热门日子,一个个办仪式不大现实。”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表示,“颁证仪式”还需要上级民政部门出台更详尽的政策:“有了具体规定,我们才知道怎么实施。”

  “轻描淡写,有点辜负隆重的心情”

  ■苏琳(女,计划今年9月登记领证)

  认为颁证“正式化”有没有必要,或许取决于一个人心里把什么视做婚姻的开始。是领证那天,还是婚礼那天?我身边有不少朋友认为,领证只是两个人的事情,谁也看不着,拿回来放家里,不过是走个程序,速战速决得了。而婚礼有那么多亲朋好友见证,几乎是一生中最风光的日子,比领证重要多了。甚至还有说“不办婚礼就不叫结婚”的,他们的结婚纪念日也是按婚礼那天算的。

  但从我个人而言,看重的是法律上“合法”的日子,这可能和我从小到大都要用各种“证”、各种“盖章”来确认事情有关系。说白了要落到实体上,拿出去能受到现行体制的承认。所以我认为领证就是结婚了,至于婚礼这种虚的东西,什么时候办都无所谓。

  我希望领证的日子能稍微特别点,至少不能太随便了。我们应该会打扮一下,穿上喜欢的衣服,买束小巧好看的花,让家人或者朋友带着相机陪我们去登记。虽然对工作人员来说,每天要给那么多人登记,就是“盖章”、“发证”而已。但对我们而言,最好一生也就这么一次。如果怀揣着某些憧憬和期许进去之后,人家瞬间就给发了证,轻描淡写的,没反应过来就完了,似乎有点辜负隆重的心情。把“阿姨”改口叫“妈”,感情也不到位啊。

  所以我认为有个简短的小仪式,哪怕就两三分钟,宣读几句誓词,也是好的。在父母的注视下,读着读着就能产生一种“仪式感”,能让人意识到“天哪,我结婚了,旁边这个人将要和我相伴一生……balabala”再看看父母满面的笑容,含泪而欣慰的双眼……这之后再改口叫“妈”,估计感情也就酝酿的差不多了。

  至于说在仪式中“感悟婚姻家庭所蕴含的责任与担当”,这可能是想多了。我偏激地认为,“责任感”这种东西,取决于一个人成长历程的积累,到结婚的年龄早都定型了,是没法通过一个小小的仪式瞬间激发出来的。其实颁证仪式能为有需要的人提供一份美好的记忆和当时的感动,就已经足够了。

  “没啥特别的,只好吃顿大餐做纪念”

  ■张婉月(女,2012年12月,在北京市朝阳区民政局登记领证)

  当时办手续都是在二楼,先进一个房间出示证件,复印、核对以后给个号。旁边有三五个屋子可以办,就像在银行一样等着叫号。轮到我们以后,材料一交,对方盖了章,说了句恭喜,把结婚证给我们,就算结束了,跟办一个普通证件没什么区别。

  说实话,去之前我是把领证这件事看得很重的,没想到就这么给办完了,心里多少觉得有点儿失落。毕竟是个重要的日子,还是想有点特别的,没办法,最后我们只能是吃了顿大餐作纪念。

  回想那天办证前后,没人跟我们说过有颁证仪式,我们也没看见能办仪式的大厅。我原以为所有地方都是没有的,可后来在网上看见别人发的照片,说是在海淀区民政局领的证,有专门的台子办仪式,能照相,还能宣誓,才知道其实是有这么一回事儿的。如果这样的仪式能推广,我觉得还是很不错的。

  “比仪式要紧,先把异地颁证搞定喽”

  ■胡晓(男,2011年12月,在北京市西城区登记领证)

  我结婚领证那年,我记得登记处就有颁证厅了,我当时还去看过,没人,随便进。我们当时都是请假去领证,领证完了还要回单位上班,也没有准备什么照相机,所以就没在意。我问过身边朋友,也没有一个在民政局颁证厅搞过仪式,一是不知道有这个功能,二也是怕麻烦。

  说搞仪式是为了婚姻和睦,我觉得民政局这说法是把自己架起来了,真心没什么必要。

  婚姻和睦不和睦,民政局控制得了么?这是一个几分钟的仪式就能解决的?国人最喜欢搞各种仪式,我看真管用的少。何况老百姓本来就有办婚礼的习俗,这一样是个可以提升“责任感”的仪式啊。

  民政局现在把这事往自己身上揽,网友当然要质疑你。我觉得如果民政局一开始就表态,这只是一个便民服务,本着知情自愿的原则,谁愿意参与就参与一下,没准网上就是一致的好评了。说白了,民政局太把自己当回事了。

  而且我觉得吧,民政局可以搞的事情还有很多,“颁证仪式”也不是最紧迫的,就比如这领证不能在周日的规定,就挺不合理的。现在年轻人就两天休息日,我觉得婚姻登记部门不仅不应该周末休息,而且应该加派人手。这样的政策不更是人性化的表现么?不更能体现政府对婚姻生活的重视,从而引发老百姓的家庭责任感么?

  再比如必须回原籍领证这个规定,一样很不人性,也不符合国情,搞颁证仪式之前,能不能把异地颁证先搞定喽?

  如果能把这些问题搞定,我觉得官方颁证仪式还会挺有市场的,因为没有了请假办证的压力,新人才更有闲心搞仪式;也会有更多非本地新人,希望利用政府的平台为他们举办仪式。到时候民政部再来说什么提高婚姻登记工作内涵,我看就靠谱多了。

  “大喜的日子,收点钱也只好认了”

  ■王绎(男,2013年5月,在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登记领证)

  那天登记领证,没人跟我们说可以办仪式,也没提有颁证的场所。我们是在等号的时候,自己发现了一个大厅,里面是大红色的背景,还有国旗和国徽,看上去挺喜庆正式的。领完证以后,我们就过去看了看,发现没有工作人员,于是就让原本帮我们照相的同学客串了一把颁证员,自己搞了个仪式,算是自娱自乐吧。

  之前听朋友说,在我们老家倒是有颁证仪式,还有人在旁边录像,录完后是要收费的。录之前好像也没人专门说清楚,录完了来问要不要,不要就毁掉。你想想看,毕竟是领证的大喜日子啊,毁掉多少会觉得不吉利,所以就只好认了。

  其实我觉得,领证的时候有没有这么个仪式也不是很重要,因为摆酒席的时候都会有一个仪式,也有宣誓什么的过程。而且对父母来说,相比起法律意义上的结婚,他们还是更看重婚礼。

  主笔 吴楠 魏婧 实习记者 宗媛媛 插图 宋溪

【编辑:王永吉】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