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大连“蛙人”增援抗洪 水下“摸”出管涌漏点(图)

2013年08月21日 15:05 来源:生活报 参与互动(0)
大连“蛙人”增援抗洪水下“摸”出管涌漏点(图)
大连潜水员下水排查

  提起“蛙人”,许多人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特种部队,他们身穿黑蓝相间的紧身潜水服,配备面罩、脚蹼、氧气筒等特种装备,承担高风险的非常任务。而在嘉荫县沿江堤坝上,同样有一支从大连来援助的“蛙人”队伍,并在20日凌晨的一次管涌险情中,完成了首次下水排险作业。

  20日中午,记者赶到嘉荫县朝阳镇堤坝时,“蛙人”孙战权正背着沉重的氧气瓶,穿着连身防水服,系着加铅块的腰带,准备潜入水下排险作业。“当日凌晨,该段堤坝出现管涌险情后,而孙战权自4点接到指令抵达现场后,就一直穿着这身重达60斤的潜水装备。”趁着孙战权下水时,正在现场协助排险的嘉荫县海事处徐赞杰向记者介绍起来。

  徐赞杰说,连日来承受高压的堤坝,不断出现管涌险情。可目前我省唯一的一支专业潜水员队伍,正处在一级战备状态不能任意调派。所以,他们几经努力,终于从大连海事部门调派来一支潜水员队伍,由2名潜水员和1名工作人员组成。

  “这已经是第六次下水了。”刚浮出水面的孙战权喘着粗气对记者说道。上岸后的他费力地摘下防水镜,双眼布满红血丝。他告诉记者,2010年,他曾到辽宁丹东参与抗洪排险。

  “难!”说起下水排险,孙战权眉头一皱。“管涌出现在凌晨,当时光照严重不足,水下的能见度只有30厘米。”在水下,为了能准确感受水的流向以及管涌口的吸附力,他只能赤手沿着堤坝摸寻。然而,由于水温低、水压高,加之高负重,他每隔30分钟就要上岸恢复体力。“在水下排险30分钟,相当于穿着60斤重的装备在岸上站4小时。”孙战权递给记者一条挂着铅块的腰带,但因对重量始料不及,使得整条腰带脱手并砸在地上。在如此艰难的条件下,孙战权反复下水5次,才最终确定了管涌漏点,为抢险提供了有效保证。

  孙战权说:“眼看洪峰抵达,他要一直在堤坝上驻守,一旦发现险情,要第一时间下水。”话刚说完,在岸上休息了不到30分钟的孙战权,又拽着绳索潜入水下。(记者 曲显昊 李巍)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