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生代”农民工:面子比钱更重要(图)

2013年08月23日 09:57 来源:沈阳日报 参与互动(0)

袁野制图

  建筑行业基本是农民工的“天下”。据了解,沈阳市建筑行业旺季时职工达到38.8万人,其中农民工36.2万人,占职工总数的93.3%。

  然而,近年来,这个农民工最集中的行业技能工人也出现了“断档”现象。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农民工子女怕苦怕累;有人认为是建筑工人挣钱不多,对“新生代”农民工没有足够诱惑力。那么,真实情况究竟是怎样呢?近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面子”要足:挣得再少也要体面

  A

  “新生代”

  观点

  来自本溪的王翰干木匠已经32年,现在每月能挣到1万多元。他说当初儿子就不肯跟他学木匠活儿,嫌又脏又累。王翰的儿子现在在一家银行做保安,每月1500元。“还没我这快60岁的老头儿挣得多呢。可他宁可挣得少,也不愿意来工地多赚钱。”同样,家在盘锦的王逸文初中毕业后,做木匠的父亲多次让他跟着自己学技术,他都不肯。

  事实上,一些农民工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子承父业。来自吉林市的瓦工李天伟告诉记者,在建筑业干瓦工旺季时一天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太累了,还有大量的粉尘吸入。他说行内有句话,“干瓦匠30年得少活5年”。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量农民涌入沈城务工,如今近30年过去了。随着农村青年教育程度的提高和在城市打工见识的增长,他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多数人不愿续走父辈“卖苦力”求生存的老路,更愿意在城市里选择一份“体面”的工作。

  “面子”要亮:吃苦耐劳谋求发展

  B

  “新生代”

  观点

  “我以前也干过瓦工,但它明显不是我的菜,干起来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来自本溪农村的李峰是大东区一家串吧的老板兼烤肉师傅。20岁的他在记者面前侃侃而谈,带着浓浓的城市“80后”气息。

  李峰初中毕业那年,就跟同乡到沈阳务工。起初也是在工地干活儿,后来又跳到了餐馆,练就了一手烤肉手艺。2010年结婚后,李峰和妻子在大东区开了一家很有特色的串吧。“其实干餐饮这行也挺累,每天凌晨四五点钟就要爬起来上货,晚上十一二点才能闭店。”不过,小李现在感觉很满足。他告诉记者,他的小店生意很好,估计明年就能在市区里买一套住房,把户口从农村转过来,真正成为一名城市市民。

  与李峰有同样想法的进城农民工不在少数。来自四川宜宾的赵云芝18岁来到沈阳,她先后干过保姆、餐馆服务员、美发师、美容师。虽然一直都很苦很累,但熬到了今年3月,她终于拥有了自己的美容店。“农村孩子就是再不济,也比你们城市人能吃苦。只不过我们现在吃苦不是为了吃饱穿暖,而是为了能活得更好,就跟你们城里人一样。”赵云芝说。

  别叫我们“农民工”

  从谋生活到谋发展,观念上的转变让“农民工”这一群体发生巨大的变化,“新生代”们不愿意别人把自己看做“农民工”。“其实,我也很想学木匠,因为干这行挣得很多。但我就不喜欢别人看我那种眼神。”开餐馆的李峰对记者说。

  “新生代”渴望平等、尊重和社会承认,所以他们宁可放弃待遇优厚的建筑工作,而选择文书、售货员、司机这样看起来还行但实惠不多的职业。

  旅美社会学专家刘元认为,“新生代”与老一辈农民工对进城务工有了不同的认识。老一辈农民工以家乡为参照物,他们能在比农村条件好的城市生存,找到一份工作,比在家乡赚更多的钱就心满意足了。但“新生代”农民工在生活方式、择业、工资待遇等方面则以城市为参照物。他们对工种、待遇的要求比父辈高,不愿意从事单纯的体力劳动,更愿意到公司当办事员或技能型工人。“尽管他们的薪水要少于他们的父辈,但是他们仍然愿意这样做。”刘元说。(记者 于海)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