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冰盖王子李院生:18年间10次踏上南极内陆(图)

2013年08月23日 14:55 来源:内蒙古日报 参与互动(0)

南极科考中的李院生。

正在南极钻探冰芯(右一为李院生)。

内路车队通过南纬80度时留影。

  “冰盖王子”

  他,18年间九死一生,10次踏上人迹罕至的南极内陆;他,因为在冰盖科研上的造诣令世界惊叹,被誉为“冰盖王子”;他,带领考察队员率先登上被称作“人类禁区”的“南极必争之地”,创下了人类极地科考的新纪录;他,带领科考队员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他就是中国南极内陆冰盖考察的领军人物,现任中国极地研究中心副主任的李院生。

  结缘南极

  让中国的极地研究走在世界的前沿是中国国家战略梦想,也是极地冰川学家李院生的梦想。18年来,李院生10次深入南极内陆把这个梦想变成了现实。

  今年1月才从南极考察回来的李院生并没有安享生活。几天来,一直忙碌各项前期科考准备工作的李院生,喉咙已经略显嘶哑。李院生说,他与南极科考结缘可以追溯到1991年。在一次有关地质学研讨会中,他偶然发现人们开始关注南极冰川与气候变暖的关系。于是他毅然放弃了前往加拿大做地质考察的机会,把自己的课题锁定在我国刚刚起步的南极科考上。1995年,他第一次随外国科考队踏上了南极,看到了许多发达国家已经都在南极建立了考察站,并取得了很多成果,李院生心中便产生了要在这个领域“干出点名堂”的梦想。“那次我写了3万字的考察报告,对整个考察细节做了详尽的记录。”李院生回忆说。

  从那时起,18年间李院生先后10次踏上南极这块人迹罕至的大陆。2002年李院生带领中国南极内陆科考队,执行了我国首次埃默里冰架的考察任务。埃默里冰架是南极三大冰架之一,也是国际上南极地区与全球变化中最具挑战性的前沿领域之一。李院生带领考察队员,在1个月的时间里克服了生活和工作的重重困难,钻探300多米,获取了302米的冰芯样品,这个样品一经面世,立刻引起了国际同行和专家们的高度关注。不仅创造了中国人冰芯钻探的新纪录,而且被誉为“目前世界上极地工程研究最完整、质地最好的极地冰芯。”那一年李院生45岁。

  对我们国家来说,南极有很多未知领域的科学问题需要探索研究,这些对增加人类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李院生说,比方说气候变暖它会造成海平面上升、风暴潮,沿海城市甚至国家,必须面对被淹没这样一种局面。海平面上升30厘米,风暴潮或者很多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增加很多。中国开展南极考察实际上也是在这方面要多空间多范围多学科地来检测整个自然过程到底是什么样子。

  52岁时被誉为“冰盖王子”

  1956年,李院生出生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卓资山县。1979年,南京大学地球化学系毕业后的李院生被中国科学院所属的贵阳地球化学研究所相中,从事研究工作。1995年,由于在极地研究方面崭露头角,李院生被中国极地研究所调到上海。

  回忆起第一次踏上南极的情形,李院生至今历历在目。“当时第一次去南极,船到了昭和站附近的时候,就把我们用飞机直接送到离昭和站20公里的一个基地。去了那以后,眼前一片荒凉,除了几辆车和雪橇啥都没有。大家只好先挖雪,垒雪墙,把行李放在雪墙后面。当时风很大,冰盖上一片白茫茫的飘雪,感觉好像被人类社会抛弃了。”李院生笑着说。但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并没有阻止李院生前往南极科考的脚步。

  李院生是中国南极昆仑站首任站长。是我国冰盖经历最丰富、作业最多、对冰盖认识最为深刻的极地专家。2008年,有人给他起了个雅号“冰盖王子”,不仅是对他多次南极科考的美誉,也是对他战胜一次次危险,死里逃生的敬佩。那年,李院生已经52岁。“当时女儿听说我被称为‘冰川王子’,还笑着调侃了我说这么大岁数还当 ‘王子’?”说起冰川王子的雅号,李院生显得很羞涩。

  2011年11月3号,李院生带领自己的队员再一次踏上“雪龙号”,开始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的征程。李院生介绍,这次南极科学考察队将执行31项科学考察任务,涉及冰川学、生物学、海洋大气、海洋物理等多个学科,为揭示全球气候变化规律、研究二氧化碳与气候变暖关系、气候变化对生物的影响以及解密冰盖底部性状提供更多支持。

  2012年11月李院生第10次踏上南极,今年1月才返回,长达两个月的科考任务竟是李院生科考任务最短的一次。“我每次到南极执行科考任务都在半年以上,这次的时间是最短的。”说起妻子女儿,李院生内疚地说:“陪家人的时间太少了,好在有亲人的支持。”如今,李院生年迈的母亲还住在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李院生有空就会回到家乡看望母亲。今年1月,刚从南极回来的李院生与妻子及正在上海读大学的女儿回到达茂旗陪伴母亲过了春节。

  死里逃生 全靠运气

  10次前往南极科考,遭遇冰层断裂、海啸等重重危险,几次死里逃生,李院生说全靠运气。

  在执行中国南极第15次科考任务时,李院生驾驶重载运输车,冒着零下40℃的严寒走在队伍最前面。在经过一个潮汐缝时,冰面上突然出现了裂痕。李院生让所有人都下车,自己驾车前进,结果车的尾部浸在冰面上下沉了几十公分。李院生加足马力,将几十吨重的运输车开出了危险区。“冰裂缝对于内陆车队是威胁最大的,掉进几百米深的冰裂缝下去,肯定啥也看不见,而且绝对救不上来。掉到冰裂缝车毁人亡的事情发生过好多回。”李院生说。

  气候变化,冰山运动,冰山崩解,随时面对危险,一个风暴,说来就来。海上作业的时候,也许一个冰山一翻身就会导致一个海啸,如果小艇就会翻掉,如果在海岸边上,来不及跑就会被卷里面去。李院生就是在这样的艰险中出色地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科考任务。在第26次南极科考的时候,中山站的附近就发生过一次冰山翻身,海啸过来以后,把码头上的集装箱推后了五六米,一个人都抱不动的大冰块跑到码头上,如果当时有人在,绝对有危险的。在第19次科考时,有名队员掉进了冰裂缝里去了。当时是在冰盖上冰裂隙,不算宽,所以胳膊肘可以露在外面撑住,这名队员手上拿着冰镐,摘下手套,把冰镐送出去,然后扒着冰镐爬上来了。

  另外一种风险就是冰上运输、卸货。毕竟,冰上,海冰不是岩石,拉上一二十吨的重量,车的重量,雪橇的重量,货物的重量,冰要是压塌,你就很危险。有胆小的队员,叫他做这种事情可能都不愿意做,压塌的话,可能生还的希望很渺茫。“类似这种工作作业,你要不做,整个工作就没法做了。我们能做到的就是整个运输路线对冰的观测要很仔细,确认冰的厚度要能够承载,运输过程中严密监视冰的变化,一发现有问题,要不就改变路线和方向,要不停止。我们知道很危险,冰上卸货毕竟不是岩石,但是这么多货物不卸下就没法作业,没办法,只能冒险。必须冒险的话,我们要把路线仔细探好,根据冰的情况,架桥,确保安全再去做。”这些九死一生的场景,如今说来,李院生很是淡然。

  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

  在至今还未更新的百度百科上输入“昆仑站”,就会出现这样一段解释:从科学的角度看,南极的极点、冰点——冰穹A海拔4093米,含氧量仅为普通地区的一半,平均气温在零下50℃以下。

  南极内陆冰盖之上,一共有4个最具科学研究价值的点,前3个点早已被美国、俄罗斯和法国占据,仅剩下的最后一个点被称为“南极必争之点”,最低气温零下81.5℃,年平均温度零下58.7℃,是世界年均温度最低的地区,也被誉为人类禁区。2004年至2005年第21次考察时,李院生带领队员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功登顶该点。

  2005年,李院生带领中国南极内陆考察队,跋涉1200公里,抵达被称为“人类不可到达的南极冰盖最高点——冰穹A”。创下了人类极地科考的新纪录。建立起了符合国际规范的中山站-冰穹 A 1100公里冰川学综合考察断面,并获取了该区域内在国际上的第一支包含有近3000年气候记录的冰芯样品,首次测得冰穹 A最高点区域的10米雪温度为-58.4℃,这些成功的野外工作成果在国际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多少极地科学家寻找DOME A ( 冰穹A )的愿望被中国人实现了。然而,这一成果却并没有让他止步不前,他的心中盘算着更大的梦想。

  4年后,53岁的李院生再次率队在冰穹A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创造了极地史上的一个奇迹,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在南极内陆建站的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称之为“昆仑站”,李院生解释说,这是广大网友选择的站名。

  在中国首次埃默里冰架考察中,李院生带队在埃默里冰架中心部位钻取了一支302米的冰芯,是至今为止国际上获取的最完整、质量最好的一支冰架冰芯,为研究冰架区域近几十年来的气候记录、冰架结构及冰架与海洋相互作用提供了宝贵的样品与重要的野外观测数据。目前,李院生担任着国家南极局局长理事会副主席,并且是国际冰芯合作组织与南极冰盖冰下湖研究组织的中国代表。

  明年就是中国南极科考30周年。如今,中国已经在南极先后建立了3个考察站,并取得了一大批世界前沿领域的科技成果。

  在李院生的办公室里,各种去南极的装备已经装箱,他告诉记者,现在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再横穿一次南极,在昆仑站钻取1300米的冰芯,填补这个领域的空白。“我的梦想就是在南极冰盖最高点,打一支穿透冰盖的深冰芯,取得超过百万年的古老冰芯,重建百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的高精度记录,这意味着我们能把世界气候记录再往前推10到20万年,这种研究可以为我们制定科学发展计划,提供非常有价值的资料。”对于这个梦想,李院生信心满满。(记者 赛男)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