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地震救灾的民间反思:救助应回归“人道主义”

2013年08月27日 09:16 来源:南方日报 参与互动(0)

  今年的“世界人道主义日”与农历“中元节”非常接近,8月19日,当壹基金与相应社会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人道主义与救援行动”沙龙在雅安召开时,青衣江畔星罗棋布的祭祀火烛给这一场沙龙平添了浓厚的情感氛围,也让人对于“人道主义”的体验更为敏感。这是争议频出的雅安地震救灾高潮过去之后,民间公益救灾领域的第一次集中反思,反思的结果是:灾难救助应该也必须回归“人道主义”,回归“大悲”与“大爱”之外那些最常态的普通人。

  专业性缺乏是致命弱点

  雅安地震刚刚过去4个月,回过头来看,这些一线的民间公益救灾人员更愿意提及的是一些“教训”。正如原籍雅安的作家卢跃刚所说,“城里人并不明白乡村发生了什么,对乡村救灾与常规救灾的区别是懵懂的”,由此衍生出一系列问题在雅安地震灾区集中凸显出来。

  比如,听到地震的消息,很多爱心人士的第一反应就是赶紧寄食品和衣物,却根本想不到“其中的八九成物资根本进不了灾区”,反而还极有可能带来环境危机。壹基金秘书长杨鹏也讲到一组相关的数据:“在雅安地震后,壹基金组织了300多名志愿者拆解了至少800万个包裹。里面包着的甚至是半袋洗衣粉、用过的肥皂、拆封的饼干等,人们简直恨不得寄来‘整个世界’。”

  诞生于汶川地震中的四川本地民间救灾组织“北川中国心”负责人高思发也举出很多例子:比如救援物资发放乱象,有的只沿着交通要道发;再比如有的志愿者根本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有的只顾热火朝天地拍照、唱歌、喊口号。

  壹基金灾害管理部总监李弘也从灾后救助过程中的供水、供粮、住所、医疗及心理支持5个方面提出了诸多的反思。

  高思发有些痛心疾首地说:“很多人在芦山地震中迷失了,几乎只要‘不添乱’就行,包括我们自己,专业性的缺乏是致命弱点。”壹基金传播部副总监姚遥则一言以蔽之:“过去我们说救灾‘重在参与’,现在我们的诉求应该是从量到质的进步。”

  疗治雅安地震的“内伤”

  经过4个月的沉淀,这些一线的民间公益救灾人员反思的结论是:我们的救灾行动是否忽略了灾难中最重要的元素与最根本的落脚点——人?

  正如《南风窗》原副主编张良所提出的观点,救灾不是在“一张白纸”上重建一个全新的世界,而是在当地原有的社会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修复工作;作为一个群体的“灾民”很容易在救灾中沦为“沉默的大多数”,但事实上,在大悲大爱之外他们只不过是最“常态”的普通人,救灾应该基于最基本的对“普通人”的了解。

  这也就是这次论坛将主题归结为“人道主义救援”的意旨所在。作为中国最早进行人道主义研究的学者之一、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指出,人道主义救援体系应该建立在对受助人、捐赠者和重建者这三大角色信息透明和负责任的基础上。卢跃刚也提出乡村灾难救援的4个原则:自愿,参与,合作,共享。

  也正是基于“人道主义救灾”的考虑,壹基金在雅安地震后的救灾行动也采取了“更加尊重人的方式”。比如,芦山地震区别于汶川地震的一个特点是“内伤”,很多房子看上去是站立着的,但其实结构已被破坏,有的整个村子都已不能住人,但这些“站立的废墟”却比倒下的废墟更难引起救援者的重视,而受财力所限,许多村民也就选择继续勉强住在危房里,而不是推倒重建。

  壹基金对此做出了一些尝试。比如,在雅安碧峰峡镇柏树村,壹基金挑选出15户没有能力或者能力不足的家庭,由台湾著名建筑设计师谢英俊设计建造轻钢结构的预制框架房屋。这些房子的骨架全部由轻型钢材制成,抗震能力强,可就地取材,建造工期短,并且平均每平方米成本可比当地原有的砖瓦结构节省100元至200元。

  这一房屋建造方案也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8月20日,壹基金执行理事长王石陪同雅安市委书记徐孟加一行参观了正在建造中的轻钢结构房屋,双方在现场探讨了大规模小区化建设的可行性(见上图,壹基金供图)。

  在李弘看来,与房屋的“内伤”相比,其实更多“内伤”还在当地人的记忆和情感之中,为此,壹基金以及其他众多的民间公益救灾组织还要付出更为诚挚的努力。

  ■相关

  社会力量首次聚首讨论灾后救援

  8月26日,由四川省5·12汶川地震灾害应对研究与培训中心、瞭望东方周刊、壹基金以及新浪网、猎豹全能专业救援联盟联合发起的“中国地震社会力量应急反应高峰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

  此次论坛特别针对芦山地震各社会力量应急反应情况从政府、NGO、基金会、企业、媒体等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进一步促进各社会力量进一步理性发挥作用。这也是自5年前的汶川地震以来,各社会力量首次聚集讨论灾后救援的经验与不足,对今后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意义深远。(记者 赵新星)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