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售房乱承诺留下违建“后遗症” 政府管理是关键

2013年08月28日 15:47 来源:北京晚报 参与互动(0)

  在“最牛违建”曝光后,北六环一别墅小区业主林女士家的儿童房不得不停工了。林女士抱怨说:“开发商自己在小区里也有别墅,是他们家带头盖,我们才敢跟着盖的”。

  “在违建现象比较多的商品房小区中,除了开发商卖房时暗允业主自建这个因素外,开发商自己在小区建违建,给其他业主起到‘示范’作用的现象也不少。”对于目前新建小区违建形成的原因,昨天,京城一位物业公司老总陈言(化名)向记者细述了违建泛滥的三大“引擎”,其中,特别提到了开发商“率先垂范”的作用。不过,他也指出,这样的开发商,主要是一些中小开发商。

  售房乱承诺留下“后遗症”

  从1998年开始从事物业管理工作的陈言,服务过的小区有十几个了。说到一些小区违建之所以能“星火燎原”,陈言认为最大的“引擎”是开发商销售时胡乱承诺客户,给入住后留下“祸根”。

  “比如顶层赠送露台、一层送花园等。有了开发商的承诺,入住后,业主就加盖。到那时候,开发商的态度往往是模棱两可。而物业公司,一般是没法跟开发商对抗的,因为项目是开发商给的,几年内的维修要开发商支持,空置房的物业费也要开发商给。面对业主加盖,有的开发商直接告诉物业,‘你们处理,别找我。你要是有本事让业主别盖。要是制止不了,也是你们物业的问题。’所以物业这时候只能表面扛扛,物业公司是服务企业,没有执法权力,扛不住就算了。”陈言说。

  他还提到,开发商也知道这些承诺不合法。所以一般只口头说赠送,不写进销售合同。

  相关

  案例

  房山区芭蕾雨悦都小区,几乎每一栋楼都有私自搭建的阳光房。在今年本市严厉打击违法建设专项行动以来,该小区10多户阳光房已陆续拆除。然而在约谈加盖违建的业主时,多名业主表示,买房时销售员已承诺可以加盖阳光房,算是买房赠送面积。但对此,开发商方面予以否认。

  开发商自己带头盖“违建”

  “2002年左右,我在东三环一个小区的物业公司做。这个小区是一家外地开发商进京做的第一个小区,当时,开发商卖房对内部员工有优惠,结果从老板、高管、部门经理到销售员都在小区的一期买了房。入住后,开发商老总率先在自己顶层加盖了一层。物业公司根本管不了。之后,小区的其他业主也在顶层陆陆续续建了一些阳光房,物业公司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据陈言介绍,之后,那个小区建了好几期,但就一期违建现象最多。

  陈言还介绍,在商品房小区刚刚兴起那几年,开发商在自己建的小区里“留房”的现象很普遍,其中一些开发商认为这是“自己的地盘”,带头私搭乱建。不过,这样做的开发商,中小开发商较多,大公司会好很多。

  相关

  案例

  北京的永泰小区开发商自己把楼顶的设备机房改成小单间,然后包给个体户,个体户再出租。北六环一别墅小区,开发商把自己购买的别墅打通,中间加盖三层,变成连体豪华别墅。

  “有本事的人”胆子大

  陈言说,在一些小区中,只要有条件,一层、顶层的业主都想加盖,这很正常,谁不想让自己家的房子大一点?但因为不合法,一般业主都不敢盖。最开始带头盖的,除了开发商,还有各种“有本事的”,不管有权、还是有钱,反正都是物业公司管不了,或者不敢管,或者管了会给企业找麻烦的。

  “这些人胆子都很大,能量也都很大。2006年左右,在北四环一个小区,当时有业主投诉,邻居在楼顶加盖。我们去现场查看,还没回到办公室呢,老总电话就打过来了,说这个事儿他直接负责,他负责的结果就是房子顺利建起来了。”

  相关

  案例

  根据相关部门透露的数据,北京市221个低密度居住区,也就是一些别墅、豪宅社区中,有173个存在不同程度的违法建设,占到了整个社区数量的近80%。为什么别墅违建多,除了有空地、有条件外,别墅的业主“非富即贵”,胆子大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解决之道

  政府管理是关键

  “在南四环一个小区,我在的时候,小区里根本没有违建。为了不让业主违建,我们当时下了很大力气,关键是开发商和物业一体,也很支持不许违建。第一,开发商设计房子的时候,就不设计露台;第二,销售的时候,开发商明确告诉业主不许建违建;第三,装修的时候物业加强管理,发现违建,马上制止,找到开发商,开发商也不允许,态度很坚决。”

  陈言认为,其实这里面有三方对违建有责任:开发商,物业,政府。只要三方一致,违建就不可能建得起来。其中,最关键的是政府。“政府态度坚决,谁敢胡来?发现一个处罚一个,罚到不敢再做,违建也就没了。”本报记者 李海霞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