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什么样的社会流行“读书无用论”

2013年09月05日 16:55 来源:人民法院报 参与互动(0)

  尽管有人说读书无用,然而纵观几千年,正是这种无用之用,才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甚至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力量。

  “读书无用论”总是有着市场。近日,四川的一名父亲泼了刚考上大学的女儿一盆冷水,他宁愿出钱资助女儿做点生意,也不愿“扔几万学费进去打水漂”。“读4年书8万,高中毕业打工挣8万,来回16万,拿去买房或开店都能赚钱。”这位笃信“读书无用”的父亲是这么算的。

  这位父亲眼里之“用”,和国家培养人才之“用”,当然不可同日而语。但我们不能一味责怪父亲的功利主义和短浅目光,在如今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我们甚至不能断定他是错的。关键在于,国家、政府、社会,如何给人这样一个信心,让民众坚信读书有用?

  现实是严峻的:尽管有一部分学子通过读书改变了命运,但也有很多学子毕业等于失业。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下,大学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难免遭遇残酷的优胜劣汰。据报道,2012年全国本科生的失业率高达16.4%,甚至高出城镇平均失业率一倍。剩下的83.6%又过得如何?据中青报的一项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平均工资勉强达到3000元。

  由此可见大学生这个词的含金量正在降低。作为天之骄子,这显然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也难怪“读书无用论”颇有市场。那么该如何扭转局面?增加就业机会或许简单直接,但却治标不治本。不妨在宏观层面中两个更具普遍意义的问题上做些改观。

  一方面是营造尊重知识、好学爱学的氛围。如今公众的审美总偏爱带着点传奇色彩的低学历成功人士,影视作品中也不乏不学无术之徒反而飞黄腾达的故事。这种浮躁的思维是“反智”的,理应摒弃。媒体应当引导公众把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如袁隆平那样通过求学、深造而获得成功的人士身上。

  另一方面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让“游戏规则”更有利于知识掌握者而不是投机取巧者。换句话说就是让读书人更容易赚到钱,更容易多赚钱。加快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转化,让劳动力和竞争力取决于人脑而不是“人头”。法律也要加强保护知识产权以及与知识紧密相关的财产权的力度。

  当然,仅以赚钱多少来衡量一个人有用无用是片面的。退一步来说,掌握一门赚钱的生存技能不过是读书的低级功能,读书改造的是人心。我们一直在谈论的抽象的“素质”为何物?那是一种素养和气质,并非金钱可以堆砌,而是需要知识、人文的浸染。国民的整体素质虽然不能等同于文化程度,却几乎成正比。正如新闻中的“女儿”所言,读书才能让自己更有修养、更有层次,更有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读书可以开阔一个人的眼界,提升一个人的境界,改造一个人的价值观世界观,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让人有了无限可能。

  尽管有人说读书无用,然而纵观几千年,正是这种无用之用,才是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甚至推动整个人类文明的核心力量。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人民法院)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