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常用词语难倒人 9成人第一个念头掏手机打字

2013年09月09日 15:53 来源:重庆晨报 参与互动(0)

  连续三天,我们分别找来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生,根据不同阶段,从他们书本上找到一些词语进行听写,能够做到全对的确实不多。

  我们随后做了一个小调查,对提笔忘字的尴尬,9成人的“小窍门”出奇一致:每当遇到不会写的字,就用手机拼音输入法先打出来查一查。这让人不禁想起网上流传一个谜语:提笔忘字,打一类人。谜底:书“生”。

  常用词语难倒人

  20日,我们总共列出了20个词语,其中有几个是初中时候就应该学过的。“面面相觑”的“觑”,错误率挺高。不过,“奇葩”这个现下使用率如此之高的词,“葩”字的正确写法却难倒了不少人。

  重庆育才中学高一6班的陈兰,在14组汉字听写中有10组完全正确。奇葩的“葩”没写完整,“白”字处空着,这是字陈兰上初中时是学过的,不久前才在电脑上用过的,就是没注意字形,尝试着“画”也没“画”出来。陈兰说,这个字书面不太会用,一般口语用得比较多,并且都是在手机和电脑上用。

  面面相觑的“觑”,陈兰把右边的“见”写成了“页”,她说,这个成语跟头有关系,而“页”代表头,所以很自然的写成了“页”。

这样的“成绩”陈兰并不满意,觉得自己错多了。期末考试语文考了120分的她,一向对自己的语文要求比较高,平时注意积累词汇量,但量还不够多,有的字目前还没见过。她还有一个小本子,专门记一些容易错的字和生字,考试之前会拿出来复习。

过多的使用手机和电脑对写汉字有影响吗?陈兰表示,目前影响不大,写字的固定时间比较多,但是日常口语确实练得少了,书面语练得较多。

罗艺听写正确了12组。她把众口铄金写成了众口“说经”,这个成语罗艺没听过,一般来说没听过的词她都会去联想,而且写对的概率很大。她当时想到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应该是很多人在说话,想过“烁”“铄”“朔”,她又觉得一般听写的字都比较偏,所以就碰碰运气随手写了。

  面面相觑的“觑”,罗艺是实在写不起了。“平时都写得起,脑子突然短路了”,罗艺说,她只记得是“虚”字旁,右边是什么就非常模糊了,只有猜猜看。后来写了“页”,自己也觉得看起来不对头。

  “从小到大语文最好”,罗艺这样评价自己。她这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考了117分,她觉得高中语文一下子变难了许多,自己初三语文还考过142分。

  罗艺很喜欢语文,平时也喜欢练字。她对生字、偏字比较敏感,练几遍就不会忘了;容易记混的字她也喜欢拿来练,觉得很有意思,别人容易写错的字,自己写正确了,很有成就感。

  罗艺说,自己练字的习惯从小学三、四年级就开始了,会一直坚持下去。

  打开手机抄写卡片

  “辩论”“辨析”“辫子”“花瓣”、“人才”“人材”、“英雄辈出”、“功夫”“工夫”、“部署”、“不胫而走” ……这些常常容易弄混淆的字,在用拼音输入时会很方便地找到正确的字,甚至有些拼写软件会提供“猜字”功能,对前后鼻音、平翘舌的错误也能很好地掩盖,一样可以打出你想要的字。但是,如果只给你一支笔一张纸,你能否依旧准确无误地写出上面这些易错字?

  “有天我要写个便条,写到‘再见’两个字时,反应有点迟钝,因为我不敢确定‘再’字写对了没有。”大四毕业生方权说,事后想想,就这么几笔画的字都弄不清楚,有点丢脸。

  丢脸的不止方权一个人。谭勤是一家贸易公司的销售,有一次路过楼下火锅店,他听到经理说:“这是谁下的单,啥叫远洋火锅?”之后,谭勤问了三个同事”鸳鸯“怎么写,大家一致的反应是用手机打一下。

  在媒体工作的周先生,有一天突发奇想给远方的朋友手写卡片,好几个字几番犹豫还是没犹豫出来。“还好,有手机,打开输入拼音,找到字,一笔一划抄写。想起来,怎么这么丢人呢!以前,曾洋洋得意的一手钢笔字已经丑得狠了。”

遇到不会写的字,你会怎么做?20日,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随机找15多个市民做了个小调查。其中13个人表示,如果碰到字不会写,第一时间会想到拿手机出来看看。

  大学生罗新安说,平时遇到不会写的字,他都是在电脑或手机上查询。他认为,电脑和手机的普及,改变了许多人过去使用字典查询汉字的习惯,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拇指派”。

  而且,拼音输入法的词库功能越来越强大,为汉字查询带来了极大的便捷。“这种现象也造成了人们对一些字词的理解比较肤浅,以致很容易忘记。”

  不过,罗新安认为“提笔忘字”也具有偶然性。跟“骑驴找驴” 一样,“ 提笔忘字”只是一种偶然的暂时性忘记,并不代表学习不扎实,更不能说明是“文化的衰退”。他打了个比方:“有时候遇到班主任,我们想打招呼却突然忘了他姓什么。”(记者 林祺)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