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制止公款吃喝应酬应从制度上入手

2013年09月10日 16:24 来源:深圳特区报 参与互动(0)

  在当今官场,吃喝应酬的多少与地位高低权力大小人脉多寡成正比,有个段子说:如你要请官员吃饭,约科长必须提前一天;约处长要提前三天,约厅长必须提前一周。如果你被随喊随到,说明你没人请,进而说明你地位权力很有问题。有位官太太,见老公大部分时间在家吃饭,觉得很没面子,便问其夫,你是否没权了?弄得有的官员一天没人请不习惯,两天没人请心发慌,三天则失魂落魄,无所适从。这些虽有夸张之嫌,却也道出了部分事实。

  我和一些官员朋友做过交流,他们也觉得好无奈。这些朋友不是脸色发黑就是眼袋低垂,不是“三高”就是痛风,反正至少上了四十岁,有一定职务的,鲜有健康者,其状可怜,其形也哀。问其为何如此不顾身家性命?几乎都是摇头叹气:没办法嘞,不去行吗?将心比心,想想也是,吃喝应酬之地无论高低奢俭,且不说有毒食品饮料泛滥,还有泛滥的潲水油地沟油。所以,谁不知道吃喝应酬既伤身体,又耗精神?除极少数性格豪爽的外,大多数实出于无奈:风气使然也。比如,上级来了要迎聚,下级来了要礼聚,出去取经要宴请,外来送经要请宴,领导生日不忘记 ,下级生日要安慰,机会来了要请客,关键时候请莫停,同级支持要喝喝,过年过节要团圆,当然,你求别人办事要请,别人求你办事也要请。如此等等,应酬成灾。也怪,现在圈子里形成一个共识:谁没应酬,谁就被社会抛弃。自然,你成了一个没有能耐、任何事也办不成的人。

  因之,官员们都要想方设法挤进应酬圈,要么用应酬去赢得应酬,要么在应酬中去争取应酬,有的简直是一个应酬接一个应酬,成天没清醒过。而之所以上述一切能存在和发展,根本原因在于有三公经费支持,也就是所谓公款接待。多年来,群众反映强烈的“三公经费”每年达几千个亿。且不说中央从政策与法律层面,从来都提倡与强调“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就是从税收角度看,那些餐桌上的佳肴、舌尖上的美味,乃至“尔俸尔禄”,都是“民脂民膏”啊。

  这样的景象历史上反复出现。仅看看汉唐宋明几个大朝代,在它们的中晚期,官场上下无不是“今朝有酒今朝醉”“隔江犹唱《后庭花》”,腐败盛行,奢靡成风,与民夺利,积怨日深。如今一些官员大多熟稔应酬之语、应酬之酒和应酬之场面,而如何与群众讲话,与群众交流,深入群众调查研究,真心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则早已陌生。此种情况,如任其蔓延,后果难料。前车之覆,后车之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古人之语,犹在耳侧。忧患之时依靠群众,安乐之时丢开群众,此等朝例,难道是历史的宿命?只是,大树一旦离开根,安泰一旦离开大地,终将力量全失,危及性命。

  可见,公款吃喝应酬于党于国都是个大事。而要制止公款吃喝应酬,光靠行政命令和纪律要求肯定行不通,靠“修身慎为”“修心慎独”肯定不靠谱,靠纪委监督派人到高档场所蹲点守候同样防不胜防。应从制度上入手,比如在预算制度上来个“釜底抽薪”,将全国各级政府接待费砍掉大部分,看看谁会自掏腰包再去高消费?将砍掉的接待费转移支付给国民,促进国内消费,继续推动GDP增长,如此双赢,何乐不为?“上之为政者,得下之情则治,不得则乱。”国家长治久安,百姓之福也。(李道儒 作者系湖南文化学者)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