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四川日报:扭转比阔气讲排场的节庆观

2013年09月10日 16:49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近日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审计署、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把制止豪华铺张、提倡节俭办晚会和节庆演出,作为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的重要举措。通知要求,各地党委政府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节庆观,切实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文人的精神内核。我国GDP人均值排在世界一百多位以后,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热衷虚荣、面子的风气却越来越盛,显得十分怪诞。与此相关联,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越来越离谱。据研究,每次奢侈豪华的晚会与节庆背后,都有粗壮的利益链条,大量回扣正在劣化官场生态。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晚会与节庆,越来越偏,越来越邪,越来越凶!技术代替了艺术,名气代替了名作,豪华代替了精华,票子代替了脑子,形式代替了内容,以瞬间快感代替持续发展,成为当前国内文艺演出界中的一大显著特征。

  这方面,存在着哪些模糊认识?

  一是晚会和节庆的排场就是地方实力的象征,排场越大说明实力越强;二是晚会和节庆是招商引资的重要手段,节越多,会越大,投资者越多;三是举办晚会和节庆就是发展文化产业,就是繁荣文化事业;四是晚会和节庆是惠民工程,是给群众办的、给百姓看的,财政经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五是名人效应就是经济效益,大腕就是大财、明星就是广告;六是面子就是票子,“烧钱”就是挣钱等等。但市场和群众认这个账吗?不认账!大办晚会节庆,虽然满足了部分观众看真人的现场感、追星心理,制造了昙花一现的轰动效应,但整体上看仍是劳民伤财,得不偿失,同时助长了腐败奢靡之风,使干部更加脱离了群众。

  我们的文艺工作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人民的艺术家,应该以人民为中心,把老百姓放在最高位置,在面向社会的文艺演出时,应该坚守道德底线,树立“七个新观念”。

  一是口碑意识。好口碑、好名声是金钱买不来的。二是节约意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要根深蒂固,成为常态思维。三是公益意识。艺术家作为公众人物,有义务做公益活动,要根植于人民。四是自律意识。管住自己才有更好形象,不能做伤风败俗、见钱就眼开的事。五是感恩意识。人民养育了我们,应该感恩人民,服务于人民。六是价值意识。真正的艺术是无价的、是高尚的,无法用金钱衡量。七是清雅意识。钱是身外之物,不能认为出场价就是身价、就是地位象征,要保持艺术家的清静、高雅、纯洁和真诚,不能有奶就是娘。

  举办晚会与节庆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切实在丰富思想内涵、引领价值追求、增强文化底蕴上下功夫,提倡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坚决反对拼明星、比阔气、讲排场的不良现象。举办晚会和节庆要坚持舞台“就地取材”的原则,体现当地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当然,还要从“豪华阵容”的迷醉中脱身出来,扩大演艺活动的群众参与,展现普通百姓的才艺,把晚会和节庆的舞台延伸到普通观众中间,凸显“联欢、联谊、联心”的重要功能与属性。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