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专家学者研讨“郑欧班列”

2013年09月10日 17:07 来源:河南日报 参与互动(0)

  北京时间9月9日17时40分,郑欧班列已通过俄罗斯的雷布诺耶车站。至此,郑欧班列已驶出郑州7861公里,距德国汉堡还有2353公里,预计9月13日到达汉堡。

  郑欧班列还在路上,人们对郑欧班列的关注已经到了心上。郑欧班列,可否延续丝绸之路“天路”传奇?9月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经济研究室的5名专家学者,就郑欧班列展开一场观点碰撞的“头脑风暴”。

  借鉴:郑州可依托郑欧班列效仿“汉堡模式”,打造适合自己的“自由港”形态

  “郑欧班列的开通,让我们看到了河南的‘意识’。”研讨会一开始,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兼中国欧洲学会秘书长、副会长周弘首先赞赏了河南“抓机会”的意识。她认为,目前,中欧经贸面临着2003年至今齐头并进、如今都在结构调整的形态。而由产业调整引发的下一轮竞争中,谁有意识追踪欧洲转型,谁就可能在国内的转型、调整中取得极大收获。郑欧班列的开通,将带动各个要素流动起来,在产业升级、结构调整之中,使河南这个内陆省份更加直接接触外部资源。

  随后,专家学者就郑欧班列的现实意义和操作展开讨论。

  助理研究员胡琨博士认为,作为集装箱集散地,“汉堡模式”是郑州学习的范本。汉堡港是欧洲最佳转口港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集装箱港口之一,汉堡港设有自由港区,经营转口贸易,特别是为中欧地区各国货物的转口。

  “我赞成胡琨的观点,依托郑欧班列,郑州完全可以打造适合自己的‘自由港’形态。”该所欧洲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孙彦红说。

  提醒:“临渊羡鱼”起产业还是“退而结网”用优势?豫欧贸易往来要“走心”

  讨论中,学者一致认为郑欧班列不单单是交通运输,而是将来如何发展新的产业形态,专家和学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

  “抓住时机之后,就要理性设计,比起怎样运、运什么等更加重要。”助理研究员李罡博士认为,当地政府应该在结合前瞻性的基础上,发展与本地产业结构相适应的新型产业。

  助理研究员孙艳博士说,河南应该效仿与之具有相似区位优势的希腊,选择物流仓储业作为发展重点,通过提供专业的货物仓储、管理等服务,将其他地区的货物吸引到当地集散,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和服务业的发展。

  孙彦红博士则认为,在考虑运出去的同时,还要考虑“运进来”,即把欧洲的产品运到河南,在河南集散。学会利用优势,到欧洲组织货源,把欧洲产品拉回来,这样引导产业聚集。

  具有一定竞争力的行业、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有合理预期,企业向外竞争的集中度应予以合理控制,对市场的开拓要有长远的战略,绝对不能“蜂拥而入”。周弘补充说:“总之,在郑欧班列牵起的豫欧贸易协作上,无论劳动力素质还是服务方式,河南需要更‘走心’。”③6(大河报特派记者张 渝)

【编辑:贾龙】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