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日报:破“流量清零”行规未尝不可以

2013年09月13日 12:18 来源:广州日报 参与互动(0)

财经夜谈

  最近,长沙消费者刘明诉中国移动长沙公司“上网流量月底清零”一案闹得沸沸扬扬,虽然尚未宣判,而且业界多认为该消费者胜算可能性并不大,但笔者认为,该官司对三大运营商的触动相当大,如果不重视消费者呼声和流量经营,运营商将面临越来越边缘化的危险。

  从消费者角度看,不论是在日渐饱和的一线城市还是正在发展中的二、三线城市,流量依然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对市场的影响力也远大于人们的预期,即临近月末的时候,用户的上网时长以及上网频率都会因为套餐中所剩流量不足而有所下降。

  看到需求,不少尝试“流量经营”的企业都大获成功,比如广东联通与微信合作的微信沃卡在一个月内抢到近百万用户;中国电信与网易合作的易信发布四天内的注册用户数达500万。手机浏览器欧朋通过“省流量送流量”活动,8天内新增用户份额陡升到中国市场第一,这些模式均以流量免费大做文章。

  这也说明,运营商完全可以采取更为灵活的流量经营方式:不仅可以跨越时间限制,甚至可以采取免费模式。这也是一个三方受益的模式:微信等应用能帮运营商带来大量新用户,而用户能获得相对廉价或免费的流量套餐。对互联网应用商来说,更多人会使用其服务,而且黏性很强。就在上月,广州电信已作出一些尝试。

  对于“流量经营”不断升温的态势,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流量策略”将会更加多样化,而在未来的竞争中在流量经营方面有经验、有资源的厂商会更有优势。而多样化的流量业务,也将进一步利好于用户。

  很遗憾,某些运营商还在以流量“不能储存、不可返还、国际交易惯例”等理由为自己辩解。目前,流量经营已是大势所趋,虚拟运营商时代也即将到来,运营商应该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投身移动互联网竞争中。固守垄断不如顺应需求。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