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政府不再出资 南京龙袍汤包节今年换主

2013年09月16日 09:16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刚开始我们也不理解,过去是政府搭好台,让我们赚钱,今年我们得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这压力还真大。

  ——龙袍汤包行业协会会长杨三四

  今年政府成了配角,要想方设法服务协会唱好主角,我们只是出主意提建议,帮协会谋划,最终怎么搞都由协会定。

  ——龙袍街道宣传委员李华年

  这几天,在六合龙袍街道,当地最有号召力的六八农庄老板杨三四早出晚归,频频和汤包店老板碰头,找街道商量,58岁的老杨,从没像今年秋天这么操心。

  往年这个时节,正是为期几个月的龙袍蟹黄汤包节敲响开节锣鼓,汤包商家和当地农民进入一年中最能赚钱的好时候——政府出钱出力操办节庆,招来八方来客,大大小小的汤包店老板们只需埋头做好汤包卖出去就行了。

  今年,延续了12年的“习惯”被区里的一项决定打断了:政府不再出资办节。

  “这个节已经办了12年,创出了名声、文化和效益,龙袍多少农民、商家因此得到实惠,不能到第13届,政府不办了,这个节就此没了,太可惜了!”汤包店的老板们一合计,决定自己接手来办。

  自己搭台自己唱戏,今年汤包店老板“有点烦”

  1978年开始学做蟹黄汤包,杨三四见证了龙袍汤包的成长扬名之路,并成为龙袍汤包行业协会的会长。

  “小小蟹黄汤包,为龙袍人串起了一条产业链,一年产值大约1.5亿元,涉及大约3000人的生计。”他告诉记者,大的汤包店一年销售额两三百万,关键是汤包节带动了当地农副产品销售,螃蟹、鸡蛋、蔬菜、鸡鸭等根本不用出去推销,本地汤包店老板直接包圆了。每年汤包节一开始,从9月底火到第二年三四月份,直到螃蟹完全下市。“去年就有20多万人来龙袍旅游休闲。不光南京主城的客人,扬州、仪征、盐城、天长等周边城市都有市民开车来吃。”

  “前不久,政府跟我们说了这个消息,刚开始我们也不理解,一时不知该怎么办。”杨三四说,龙袍有大大小小汤包店、农家乐40多家,26家规模相对大的都加入了龙袍汤包协会。消息传出后,走在大街上,不管是汤包店老板还是农户,见了老杨就问:“今年汤包节到底办不办?”老杨约协会的几家会长企业碰了3次头,决定由协会牵头继续办,“大伙都盼着呢,得把这个节办下去。过去是政府搭好台,让我们赚钱,今年我们得自己搭台自己唱戏,这压力还真大。”

  “我家是开了30年的汤包老店,不想看着这个品牌在我们自己手里没了。”龙袍饭店总经理侯天飞很赞成协会挑头干,去年他的店营业额有150万元左右,“今年比不上去年,就指望着汤包节能让全年持平了。”

  上个月高温三十八九摄氏度时,龙袍街上的小老板王琴才撤下门口“全天供应蟹黄汤包”的牌子。“现在四桥通了,生意比以前好多了。”听说今年政府不掏钱办汤包节了,王琴倒还淡定,“我们店小,影响不会太大。”不过,王琴还是说出自己的希望:“我跟着杨会长和大家的感觉走。节办好了,人气旺了,我店里的生意肯定更好哎。”

  “第一次自办汤包节,不能搞砸了”

  自己办节,让汤包店老板们盘算起过去从没操心过的问题。

  钱,是第一个也是最大的难题。今年汤包节的开销都得老板们自己筹。左算右算节俭策划下来,预算也有几十万元。侯天飞说:“大家‘抬石头’,抱团来做,不信就办不好!”

  协会一共26个会员单位。杨三四每家都上门两次,一次是征求意见,一次是敲定方案。“当了这么多年甩手掌柜,今年要自己张罗吃辛苦,还得掏钱,一开始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经过一番工作,不少会员自愿“抬石头”,有实力的饭店每家2万元,小的5000元—1万元。“都是自愿的,不强迫。这是自筹部分,估计不够,我正联络几个同行的朋友,想请他们赞助一点。”

  老板们也在琢磨新的营销方式。前段时间协会和栖霞山风景区签了协议,联合营销,去栖霞山玩的人可以拉到龙袍解决午餐,来龙袍吃汤包的人也可以去风景区逛逛,互相都有折扣。

  “一操办,才知道办节头绪那么多,很多单位需要协调,我们还是要找街道帮助,他们操办了这么多年,有经验。”

  “不操办不是撒手不管,街道忙服务忙环境责任更大”

  政府不办汤包节,并不意味着撒手不管了。龙袍街道的宣传委员李华年就觉得比往年更忙了。

  9月10日一大早七点,他就敲开杨三四家的店门。“怕他一大早就出去了,有些细节问题要当面商量。”

  “虽然我们成了主角,但政府不是不问事,小李比我们还忙,很多事我们不懂,搞不定,都要拉着他。”老杨说。

  李华年告诉记者,往年办节政府是主角,一切都政府操办,自己说了算。今年政府成了配角,要想方设法服务协会唱好主角,“我们只是出主意提建议,帮协会谋划,最终怎么搞都由协会定。这几天我正在帮协会做宣传方案和开幕式方案。”

  龙袍街道党委书记陈学军这几天也在为“新主角”亮好相四处张罗。“政府退到台后,但要操心的事一点没少。”他说,每年办汤包节,政府要投入一两百万。今年由协会接手,是政府职能的转型。“其实今年我们没少花钱,只是钱不用在办节上了。街道的长江社区正在打造六合六朵茉莉之一,政府投入很多资金打造环境,更多老百姓将从中受益。龙袍的旅游黄金时间也将由此拉长,从往年的秋季汤包热到今年季季有景。眼下,要帮着协会把今年这个节办好,环境打造、交通组织、安全保障等等很多事,都要政府出面协调、组织,服务只多不少。可以肯定的是,今年汤包节仍会是一个老百姓参与、高兴快乐的节。”

  采访中记者获悉,办了11年的茉莉花·雨花石节也会在今年谢幕。六合打破了从策划到组织、从资金筹备到宣传推介均由政府主导的办节模式,以后办节的决定权、操办权将交给市场、交给社会。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