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七三一部队曾生产1700余枚细菌弹 在野外做活人实验

2013年09月16日 09:42 来源:生活报 参与互动(0)
七三一部队曾生产1700余枚细菌弹在野外做活人实验
类型:HA炸弹 产量:于1938年生产约300枚 重量:40 公斤
  “A报告”中的彩色图片

  哈市社科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近日公布了“美国解密日本细菌战档案资料集”。根据已翻译整理的美国解密日本细菌战档案,研究人员发现七三一部队共研制了十余种细菌炸弹,1937年至1942年共生产了1700余枚。

  10日,哈市社科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负责人杨彦君说,依据美国解密的二战期间日本细菌战档案《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和《阿尔沃·汤姆森报告》,参考其中翔实的设计图纸和实验数据,可以证实七三一部队以进行细菌战为目的开展了长期的细菌武器研究、实验和生产的历史事实。

  两份美军报告

  揭开七三一部队细菌炸弹类型

  哈市社科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研究人员杨彦君和宫文婧在对《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和《阿尔沃·汤姆森报告》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揭开了七三一部队研制的细菌炸弹的类型。

  哈市社科院“美国解密日本细菌战档案调查研究”课题组成员于2011年赴美国国家档案馆和国会图书馆开展调研,查找到了大量珍贵的第一手资料。10日,记者在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看到,已被翻译整理的资料被装订成多本绿色封皮的册子。

  美国国家档案馆保存的《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和《阿尔沃·汤姆森报告》是美军调查人员撰写的报告。

  《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是关于日本细菌战的总结性报告,介绍了七三一部队对细菌武器的研发及针对不同的细菌种类进行的人体实验,进而对日本细菌战总体效果做出评价。

  《阿尔沃·汤姆森报告》是二战后驻日美军中校阿尔沃·汤姆森对七三一部队首任部队长石井四郎和次任部队长北野政次进行问讯后形成的总结性报告,报告对细菌炸弹的研制、实验、生产进行了详细介绍,同时绘制了不同型号细菌炸弹的图纸。

  宫文婧说,细菌炸弹共分为石井式陶瓷细菌弹、HA型炸弹、I型炸弹、RO型炸弹、SI型炸弹、U型炸弹、老型UJI型炸弹、GA型炸弹、100UJI型炸弹、母女弹等十种类型。

  “石井式陶瓷细菌弹是老式UJI系列细菌弹的改良型 ,是由石井四郎直接参与研发设计的。它是专为填装带鼠疫菌的跳蚤而设计的。” 杨彦君说,“这也是七三一部队生产最多的细菌炸弹。”

  在研究进攻性细菌武器的同时,七三一部队也进行了防御性细菌武器的研究。关于细菌武器弹药的潜在防御能力问题,石井四郎向美军调查人员提供的防御措施包括,使用铁盔和防弹衣,用涂有柿子汁的高强度玻璃纸包裹全身,穿戴涂有橡胶的薄防护服和防毒面具,使用保护软膏,现场消毒车等。

  1937至1942年

  共生产1700余枚细菌弹

  根据课题组成员的研究,七三一部队于1937年至1942年间共生产了1700余枚细菌炸弹,其中包括用于污染土壤的炸弹,用于播散细菌云雾的炸弹,以及通过创口感染造成伤亡的碎片弹药等。

  杨彦君说:“根据美军的调查,仅石井式陶瓷细菌弹在1940至1942年间,七三一部队就生产了约500枚。这与国内保存的遗址的资料相互印证。”从战后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残留的大量破碎陶瓷弹壳,以及位于哈市王岗镇一带的细菌弹壳制造厂旧址的规模即可断定石井式细菌炸弹的生产规划非常大、数量非常多。

  《阿尔沃·汤姆森报告》中根据石井四郎的供述,炸弹是在哈市南岗和平房区的七三一部队和实验室里,由其机构的工作人员研制并生产的,并没有受到正式军械署人员的协助。他承认,如果得到弹药专家的合作,他们可能会解决细菌炸弹普遍存在的引信故障问题,从而在军需品研发方面取得更大进展。

  在我省安达等多地

  曾设置细菌炸弹野外实验场

  从1937年至1942年5月,七三一部队进行了至少十种细菌炸弹的研究和实验,对于炸弹类型、装载菌液的种类、不同天气下的攻击效果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平房城子沟、牡丹江、扶余、海拉尔、安达等地都曾设有实验场地。

  杨彦君说,1940年以后,为配合日军对外侵略战争,七三一部队加快了研制细菌炸弹的步伐,同时加大了使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规模。《汤玛斯·英格利斯报告》记载了七三一部队曾将炭疽菌、鼠疫菌、伤寒菌等装入炸弹内在我省安达等地设置的野外实验场进行实验。

  1941年至1942年间七三一部队对石井式陶瓷细菌弹进行了大量实验。炸弹在15米高的静止状态下引爆,让动物在下风向啃食被污染的草地1-2小时,接近70%的马匹和90%的羊死亡。在风速为5米/秒的飞机投掷细菌弹实验中,炸弹在200-300米的高空爆炸,扩散面积为600-800平方米。

  七三一部队研究人员将穿戴头盔和防弹衣的被实验者绑在木桩上,以静止和投弹的方式引爆石井式陶瓷细菌弹,一次实验中使用了15名活人为实验对象,其中6人被炸弹炸死,4人被炸弹碎片炸伤并感染炭疽细菌,这4个人中有3人死亡。在另一个使用石井式陶瓷细菌弹的实验中,10个人中有4个人经呼吸道感染死亡,这4个人距离炸弹爆破地点最近距离是25米。

  七三一部队专为填装染鼠疫菌的跳蚤而设计了石井式陶瓷细菌弹,实验证明通过染鼠疫菌的跳蚤传播病毒比直接投放鼠疫更有效。染鼠疫菌的跳蚤一旦咬伤人就会导致感染,如果将被实验者关在一个每平方米有20只染鼠疫菌跳蚤的房间内,那么10个人中的6个人会因感染鼠疫死亡。将这些跳蚤与10个实验对象一起放在10平方米的房间,其中8个人会被跳蚤咬伤,8个人中的6个人会因感染鼠疫死亡。

  杨彦君说,七三一部队通过进行多种类型细菌炸弹的研究,并通过野外实验验证其攻击效果和杀伤力,逐步改进炸弹类型,最终确定了以鼠疫菌和炭疽菌为主要菌种,以石井式陶瓷细菌弹、HA型细菌弹为主要类型的细菌炸弹。

  参与人体实验的人 曾发誓永不泄密

  被实验者感染细菌后器官和感染路径被记录在七三一部队的人体实验的报告书中。美军对七三一部队重要成员问讯时,内藤良一说:“我们发誓永不泄露人体实验的秘密。”

  10日,在哈市社科院731问题国际研究中心,记者翻看“A报告”,翻开黑色的封皮,全是外文和一些图片。记者惊讶地发现,一些图片居然是“彩色照片”。用笔画出的人体结构图上,不同的区域注有红色标识。

  “A报告”《炭疽菌实验报告》、“G报告”《鼻疽菌实验报告》和“Q报告”《鼠疫菌实验报告》是七三一部队在日本侵华期间进行人体实验的报告书,曾是七三一部队的核心机密。三个报告共计1522页,已被哈市社科院课题组成员装订成黑色封面的册子,每份报告为两本。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只有黑白照片,这些用红色标识的是人体感染鼠疫后器官的感染部位。当时七三一部队配有专门的摄影师和画师,当进行人体解剖时,画师和摄影师都会在现场观看,在图纸上相应位置准确地标识感染部位以及感染路径等。”杨彦君说。

  七三一部队参与人体实验的人曾发誓永不泄密。在已被哈市社科院研究人员整理出来的“美国解密档案·原队员证言(一)”中,有美军对七三一部队重要成员增田知贞、金子顺一、内藤良一的问讯。内藤良一说:“我们发誓永不泄露人体实验的秘密。”增田知贞的一份书面说明中称,“从1938年(实施人体实验计划伊始)起,所有参与人体实验的人都曾发誓永不泄密……参与进攻性细菌武器研究的人以医生身份作为掩护,以此受到国际盟约的保护。” 在二战后美军对日本细菌战的秘密调查中,内藤良一最早向美方披露七三一部队用活人进行细菌实验的历史事实,并提供了细菌战研究资料。

  杨彦君说,石井四郎为逃脱战犯审判向美军供述了七三一部队的组织结构、人体实验、细菌战、细菌武器研究与实验等情报信息,而这些情报信息在60余年后成了解密档案,客观上揭露了此前不为外界所知的关于七三一部队的历史事实,回击了日本否认侵华的历史。(首席记者 王伟琳)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