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论国民素质不如谈公共规则

2013年09月16日 11:02 来源:光明日报 参与互动(0)

  不以遵守规则为荣,而以钻规则的空子为荣;不以遵循程序办事为常识,而以操作潜规则达到目的为本事——这是一些人在公共生活中信奉的“规则”。

  法国卢浮宫公共关系负责人安娜·洛尔·贝娅特丽克丝日前向《环球时报》记者证实,卢浮宫相继发现数张中国游客持有的假门票,这是卢浮宫第一次发现假门票,持假票入内的是中国团组游客。比利时海关8月底还查扣了含有3600张假门票的中国包裹。

  卢浮宫这一世界艺术殿堂“第一次发现假门票”,与“多家大陆旅行社似乎有关联”。和之前中国游客在埃及神庙刻画“到此一游”所引起的舆论风潮一样,人们慨叹“丢人丢到了国外”,罗列了国人在国外旅游的种种不雅举动。一张中国人“卢浮宫水池泡脚”的照片和这则假票新闻互相印证,再度以具象化的方式提出了所谓“国民素质”的问题。

  国民素质是宏大话题,一旦深入讨论就会有无限外延,民族性格、文化传统都会被检讨,讨论的初衷反而会丢失在浩浩荡荡的论证过程中。仅就具体的、现代的公共生活而言,与其谈国民素质,不如谈公共规则,因为前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后者锻造的。卢浮宫“虽然每年要接待900多万参观者,但其检票系统却未电子化,仅靠检票员用眼识别”,当然不是因为科技手段滞后,而是对一个社会已形成共识的公共规则的信任,是对公共道德的信任,其隐含的前提是“没有人会因为12欧元的门票作假”。虽然门票造假并非游客所为,但受到怀疑的中国旅行社造假,却是不少中国人“如何看待规则”或“信奉何种规则”的一种反映。

  不以遵守规则为荣,而以钻规则的空子为荣;不以遵循程序办事为常识,而以操作潜规则达到目的为本事——这是一些人在公共生活中信奉的“规则”。如果一个社会能够宽容“为拿到学分而作弊”“为找到工作而学历造假”“为进职称而抄袭论文”“为买房而伪造纳税证明”“为躲避交通罚款而套牌”,同样能宽容一张博物馆的假门票,也一样能让人觉得,为省钱而伪造门票是对规则的“正常利用”。

  因此,相比于批评国人素质低,更该深入检讨的,是目前这种规则意识形成的原因和终结的办法。最重要的一点是,公众应成为公共政策制定的参与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假如民众对某些公共政策和既定规则的不公,没有发言和矫正的权利,那么钻规则的空子就会成为对抗规则和表达不满的方式。

  此外,要增加失信和破坏规则的社会成本。一个社会的个体信用记录碎片化且能被任意篡改,微观执法层面只“抓倒霉的”,违反规则的成本会变得相当低廉。与之互为消长,失信违规的意识则会群体化。比如今天,世界艺术殿堂卢浮宫放大了中国假票的难堪,如果事出国内,是不是就会不了了之,甚至连桩像样的新闻都算不上了呢?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