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沈阳开展“内厕开放”动员 1300家单位挂上蓝牌

2013年09月24日 09:37 来源:辽宁日报 参与互动(0)

  随着第十二届全运会的结束,这几天,沈阳市环卫处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又回到了正轨。前段时间,我们几乎把全部精力都投在十二运赛场内流动公厕和全市路面清洁上。现在,圆满完成十二运的任务后,我们还得继续开展全市内厕开放的动员工作。沈阳市城建局环卫处副主任王勇告诉记者,虽然目前,沈阳市环卫处已经给1300家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单位挂上了“内厕开放”的蓝牌,但我们到年底的目标是,动员更多单位支持我们的工作,内厕开放,为老百姓提供方便,争取全市范围内确保500米以内就能找到一处公厕。

  全市公厕少一半

  前几年,因为有人行走在半路找不到公厕,要去某单位或路边小店如厕却被拒之门外的报道屡见不鲜。此类报道,曾让人们把矛头直指负责全市公厕管理的沈阳市环卫处。作为省会城市,人口密集度高,环卫设施却不配套。这不是政府不作为吗?面对来自各方的指责,王勇坦言曾经压力很大。

  对于大家的质疑,王勇也表示很无奈。他告诉记者,每个城市的公厕数量标准值有一个计算公式。这个公式根据城市人口密集度和面积得出。按照沈阳市人口比例计算,全市应有不少于1600座公厕。但由于城市发展迅速等诸多原因,截至今年3月,沈阳市共有公厕700多座,与标准数值相差一半有余。

  现实与理想差距很大,这是不争的事实。王勇解释说,过去,市内旱厕数量较多。但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里不允许再修建旱厕,而是用相对环保的水洗公厕和生物公厕替代。而这两种公厕都有一定的弊端。王勇向记者介绍,水洗公厕一般都是临时性公厕,有上下水,比较方便。但由于沈阳城市建设发展迅速,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而许多水洗公厕正好占据了新楼盘的位置,不得不拆掉,这就导致水洗公厕逐渐减少。而利用微生物介子进行分解处理的生物公厕,无需上下水,并可随时移动,按说很方便,但微生物分解技术的处理能力有限,加上生物公厕通常固定在人流密集的地点,气味比较难闻,周边居民经常抱怨,甚至通过上访和投诉等方式要求把生物公厕移走,目前不适宜广泛使用。

  王勇说,这是一个恶性循环,也是导致沈阳市公厕不够用的原因所在。唯一解决这个难题的方法只有修建新的公厕,但土地审批十分繁琐。

  利用公共资源的良好设想

  如厕看似小事,但对城市文明来说却是大事。如果城市环卫设施配套跟不上,我们就没有资格责备那些随地大小便的人素质低。王勇说,从去年年末开始,环卫处工作人员一直把公厕问题作为头等大事,并一直讨论如何解决这一难题。

  既然增加公厕如此之难,能否合理利用现有公共资源?王勇向记者介绍,沈阳市有那么多企事业单位、商场、KTV、路边小店,如果这些地方的卫生间都能对市民敞开,不但不用新建公厕,还能解决市民如厕难的问题。王勇举例说,皇姑区政府旁边300米处有一所小学,每天接送孩子的家长很多。过去,家长想如厕,要走出2000米才能找到一家超市的卫生间,再折回来,可能接送孩子就要迟到。如果皇姑区政府的卫生间能对家长开放,就能为家长节省不少时间。

  今年2月,沈阳市环卫处根据各区人流密集度,向市内七区的环卫处下达了任务。由各区环卫处工作人员动员区内商家和企事业单位,能否在工作时间将卫生间对外开放?

  3月初,各区环卫处忙碌起来。工作人员走进一家家单位和商家,与他们沟通。有的单位对环卫处这一举措非常支持,而有的商家予以拒绝。对此,王勇表示理解。他告诉记者,卫生间对外开放,不但在保证安全性上加大难度,对保洁人员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另外,随着外来人员如厕量的增加,对外开放的卫生间用水量、清洁剂都要增加,这无形中也增加了这些单位的费用。我们进行动员时总是向对方强调,卫生间开放,不但为广大市民提供方便,还对城市建设作出巨大贡献。

  截至目前,沈阳市已有1300家企事业单位和商家同意内厕开放。

  为了城市更美好

  为方便管理,沈阳市环卫处在每个内厕开放的商家和企事业单位门口醒目位置挂上统一蓝色公示牌,上面标注了公厕的编号、开放时间、保洁员编号和投诉电话。目前,企事业单位内厕开放的时间多为上午9点至下午5点,而商家的内厕开放时间会延长一些。王勇告诉记者,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对挂公示牌的单位和商家进行投诉的。签了协议的商家和单位都能履行承诺,内厕开放。

  9月13日下午4点半,记者在皇姑区环卫处看见,不到10分钟的工夫,来此处如厕的市民就有7人。对每位如厕者,保安都将其带到卫生间门口。从卫生间出来,李大娘笑着对记者说,这附近有个菜市场,自己每天都来买菜。过去因为附近没有公厕,每次出来都不敢时间长。现在真是方便多了,多溜达一会也不怕找不到厕所,附近几家单位都可以如厕。工作人员也热情,没有一个爱搭不理的。

  尽管目前公厕数量已经达到标准,但王勇表示,动员企事业单位和商家内厕开放的工作还要继续进行。我们争取每隔500米,人们就能看见一个悬挂内厕开放的公示牌。另外,我们还要与城市规划部门联系,在城市规划中,为环卫设施留有空间,让人们觉得在这个城市里生活文明而美好。(记者 张昕)

【编辑:白琥】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